中医皮肤科本体优势
皮肤为联系人体内外的“域” 中医学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天人合一”的科学基础是基于宇宙自然“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指整个自然界,也就是宇宙空间。
中医把人体看成大宇宙中间的一个“小宇宙”,不仅仅“小宇宙”的各个生理系统是一个整体,而且小宇宙跟大宇宙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整体观念所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界这内外 2 个“场”,中间的联系与纽带、桥梁作用的是人体的皮肤,皮肤介于二者之间,为联系内外的“域”。
在皮肤病发病方面,受明清时期“本于内而形诸外”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多重视内在因素的变化导致外在皮肤病的发生,相对轻视了外在的场(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内外因素共同导致疾病(包括皮肤疾病)的发生,但把外因单纯的局限在六淫为患、刀戈所伤,相应治法中给予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降火的药物体现以及外科对症处理是不够的,不符合天地与人相应的大宇宙观。例如各朝各代之瘟疫发作,而非单纯的内因能够阐释。中医古哲学认为人体由气所化生,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云:“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指阴阳二气相合而化生人与万物。
人与自然界2 个气场之间存在第 3 个“场”,这个场的体现可以是人身周围的气场,其是一种感觉而不能视见,如空气一样不能否认其存在,而唯物理论认识其体现则是人之皮肤这个相对人与自然界较小的有所界定范围的“域”(域不同于场,场的边界泛泛,域多有明确界限,非指社会学的场域理论)。
生理上皮肤的作用与意义
生理上,中医认为皮肤包括皮毛、腠理、汗孔、爪甲,其有护卫机体、代谢津液、调节体温、辅助呼吸的作用,与现代医学认识皮肤的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免疫功能异曲同工。但中医认识皮肤生理功能是一种宏观把握,与现代医学单纯直接而又具体的疾病因果关系有异。在这些类似的生理功能体现中,意义在于中医重视皮肤之内外相通,如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汗为心之液等,合理运用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理论指导临床,并强调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病理上皮肤改变的本质与意义
病理上,中医学认为皮肤病变的本质在于邪客肌表、肌腠失养、经络失梳、脏腑功能失调病机下内外合邪所致。《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强调疾病的发生由外而内的理念;例如荨麻疹的发作,《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堆累成片”。基于这种病理层面的认识,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运用透邪外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开鬼门、洁净府,润肤止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治法,达到人病同治的境界。
现象学与中医皮肤科的契合
现象学是 20 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其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现象学与主张只有现象(感觉材料)可以被认识,而在现象背后引起现象的东西是不存在或不可知的“现象论”有严格区别。现象学的现象不是指同实在或本质严格区分的、仅仅通过感官才获得的经验,而是指包括感觉、回忆、想象和判断等一切认知活动的意识形式。也就是说,现象学主张现象本身与其背后的引起现象的内在因素都可以被认识,并包括研究现象存在的一系列的意识形式及方法论。这与中国儒家格物致知概念相通,与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及皮肤的本体特点相契合。邱鸿钟认为,中医采用的是一种“以我知彼,以表知里”的中国特色现象学道路,在中医学理论中,少有离开认识主体,阐述纯粹客体的概念。
皮肤疾病多数肉眼可见,较为直观。中医皮肤科医师对皮肤的各种表现,进行基本有序的分类,司外揣内,分析各种皮损的内外致病因素。因此,中医皮肤科除了传统的辨证理论体系外,还有其自有的特色辨证方法就是“皮疹”辨证,相较于其他中医内科疾病的证候整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根据皮损渗出物的性质、量、鳞屑、痂皮情况辨湿邪属湿热内盛、脾虚湿蕴或寒湿内蕴;从皮疹色泽辨邪在营、在血、在气,并予对证治疗。中医除了重视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疾病主因外,还强调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可以直达病所,其作用不可低估。
如临床中常见的接触性皮炎,红肿灼热、渗出倾向,局部给予中药液湿敷直达病所能够迅速收敛渗出,淡化病灶,皮损干燥脱屑后再外用药膏治疗,临床中甚至不需要内服抗过敏药物即可治愈病情;再如汗疱疹、白屑风、头皮银屑病的治疗,亦是用中药液泡洗疗效显著。这些例子都是中医对于皮肤本体及内外致病因素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得出结论的东方现象学的实际体现,也是皮肤本体特点而应生的优势体现。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123.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