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皮肤科的结合
疾病概念象隐喻
象思维是中医认识人体、自然界的主体思维。隐喻(暗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简单说是用甲事物说明乙事物的方法。本体与喻体并列存在,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但存在相似之处。中医皮肤科专业方面的特点在疾病概念方面,运用象隐喻的方式。比如中医皮肤科所说的“蛇头疔”,是指尖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手指远端肿胀化脓,形态看似蛇头状而命名。蛇头与疔,2 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这就是中医的象思维与隐喻方法结合的临床应用实际。皮肤疾病用象隐喻的方法来描述,就更容易被认识和理解。
疾病诊断取象比类
在疾病诊断方面,中医皮肤科采取取象比类。中医外科对于疾病诊断的多种命名方式,体现最多的就是取象比类,包括对形态、气味、症状的取象比类等。例如,鹅掌风、翻花疮、松皮癣、蛇皮癣、蛇头疔、杨梅疮、蟹足肿、鼠乳、瓜藤缠、猫眼疮、丹毒、臭田螺、狐臭、狐惑病等。
疾病治则中和与对抗并存
中医皮肤科疾病治则确立不止有对抗治疗思维体现,不是一味的单方面的打压、抑制。比如对致病因素的对抗治则中除了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还有反治: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对病情形势及病位判断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表先治表、表里同治;对正邪相争判断正邪之势,选用扶正祛邪之先扶正后祛邪、先祛邪后扶正、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或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等。更重要的是,还有中和的思维,调和脏腑、气血功能及阴阳平衡,体现双向调节,最终达到人体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常态。这种中和与对抗治则并存的理念,最大程度的规避了单纯对抗所致机体产生的偏颇,优势更突显。例如对于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整体病程中单纯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炎性反应及免疫亢进方面进行对抗治疗为主体是不够的,并且规避不了其相应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医皮肤科的治疗除了对抗干预,同时重视脏腑机能盛衰、气血津液之盈损的调节,对于当前的主体治疗基础上,给予辅助治疗,慢性稳定期即可成为主体治疗。中医治疗的对象不只是病、更是人,达到人病同治,这也是中医整体观念思维的体现。
疾病治疗方法多维、多元
中医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是多维度的,比如序贯治疗、分期分级治疗、联合治疗、以方测证等等。其亦是多元的,手段多样的,内治法有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部位辨证,还有前述的皮疹辨证;另外,还有取类比象思维引导下所蕴生的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花治华、以搔意治瘙痒,以及经络学说指导下引经药物的应用。外治法疗效直观突显,种类多样,量体裁衣,三因制宜,比如针灸疗法辨证治疗各类皮肤病,刮痧疗法治疗风疹、荨麻疹等,拔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中药药浴疗法治疗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温热疗法治疗疣类疾病,熏蒸疗法、奄包疗法治疗硬皮病,溻渍疗法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病,艾灸疗法治疗关节型疾病,火针疗法治疗粉刺、白癜风、结节性痒疹等,平头火针治疗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皮赘、丝状疣等,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荨麻疹、银屑病,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耳穴疗法治疗黄褐斑、荨麻疹等,梅花针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斑秃等,封脐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腹痛、腹胀,还有推疣疗法、挑治疗法、刀割疗法、放血疗法、中药渗透疗法、掀针疗法、滚轮微针疗法等。中医皮肤科内外治法多样,也体现了对于疾病的认识不止重视针对人体内在因素的治法,还要重视针对皮肤本身的外治方法,以及重视外在环境致病因素,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124.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