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季传染病

秋季腹泻

秋季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细菌等病原体繁殖快,人们外出就餐、食用瓜果、凉菜、冰镇饮品较多,时有拉肚子的情况发生。

拉肚子就是腹泻,其中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病(肠道传染病)是主力军。肠道传染病经常引起家庭、食堂、聚会集体用餐者聚集性发病。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因为这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外形貌像年轮,所以被称之为「轮状病毒」。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最容易发生在 6 月龄~2 岁的婴幼儿身上。

虽然大人也会感染轮状病毒,但基本上没有症状,而是会成为隐性的轮状病毒传播者,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而且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在幼儿园、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传染。

秋季腹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腹泻,便量多、水分多、次数也多,可以达到一天 5~10 次,大便表现为黄色水样或是蛋花汤样。除腹泻之外,宝宝还可能会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当宝宝发生秋季腹泻,上吐下泻会让宝宝在短时间内丢失水分和电解质,造成脱水,重度脱水还会导致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季为流行高峰。表现为:♦ 发热,体温高低不等,一般为39℃左右。♦ 痉挛性腹痛,常伴有呕吐和腹泻。大便为水样、黄绿色,带有粘液、血液和脓液,里急后重症状明显。♦ 2~7岁儿童亦可出现中毒性菌痢症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所以要及时就诊。

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国际大流行为特征,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或血水样),伴有呕吐,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由各种细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属、弯曲菌、耶尔森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杯状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

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红眼病

红眼病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称为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不干净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方式传染。

除眼睛发红之外,还有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害怕亮光等表现,两只眼睛可以同时或是先后发病。

可以引起红眼病的病原体很多,当发现孩子眼睛红,需要及时带孩子看医生,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虽然发病高峰时在 4~7 月,但是秋季也可能会出现,主要通过空气、饮食和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手足口病最容易发生在 5 岁以下的宝宝。

手足口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手、足、臀部等处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内出现散发的疱疹或溃疡。因为口腔内出疹,宝宝可能会因为口腔疼痛而拒绝吃东西。除此之外,还会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多数患儿一周内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

做好两点预防工作

秋季的儿童传染病远不止这些,但是做好以下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大多数常见的传染病,保护宝宝不中招。

注意卫生

爸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卫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并且洗手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治感染的方式,爸妈需要让孩子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教会他正确的洗手方式,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教宝宝勤洗手,除了常说的饭前便后洗手之外,在接触了脏东西后,比如摸过垃圾、玩过泥巴、用手捂着打喷嚏或者咳嗽之后等,也要洗手。教育孩子养成不用手揉眼睛、不啃指甲的习惯。避免共用毛巾、浴巾等用品,餐具、玩具要定期消毒。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秋季腹泻的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初次感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相当于完成了初次感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使再次感染,症状也往往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有条件接种 EV71 灭活疫苗地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肠道病毒 71 型所引起的手足口病。

已经感染该怎么办

如果宝宝已经被感染了,给予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家庭内部的交叉感染,还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症状。

消毒隔离

孩子的房间要早晚通风,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进行煮沸或日光照射消毒;上学的孩子应该暂时休假,家里人尽量减少到孩子屋里探望的次数,防止交叉感染。若为轻症病例,可在家中隔离,若为重症病例,则需住院治疗。

饮食营养

对于伴有发热的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多饮水,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水分丢失,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脱水。饮食上,应给孩子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孩子吃酸、辣、甜味过重及干硬食物。

家庭护理

针对疾病的不同表现,要注意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腹泻的宝宝,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宝宝脱水。手足口病皮肤会有丘疹和疱疹,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同时保持皮肤局部的卫生。得了红眼病的宝宝,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导致左右眼交叉感染,或是引起感染的加重。

及时就诊

在家庭护理中除了上述的这三点,爸妈还需要留心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症状的轻重。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吃饭睡觉等状态变差,或是宝宝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有所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361.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