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肤科“万能药”复方甘草酸苷

如果你经常看皮肤病,那你一定听说过或者吃过“复方甘草酸苷”,可以说这个药是治疗皮肤病的“万金油”。
甘草酸苷是早年间1941年由日本科学家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相关成分研制而成,早年间主要用于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
又因为其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诱生血清中干扰素,对补体和超氧阳离子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抑制花生四希酸的游离,而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可广泛运用于玫瑰糠疹、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掌跖脓疱病、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斑秃等各种皮肤病之中。其在皮肤科中运用得如此之广,主要是因为它的一个特点“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很多需要糖皮质激素而担心激素的副作用的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很多皮肤病都与炎症有关,这就给复方甘草酸苷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

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运用

部分急性炎症,但又不适宜使用激素的

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就是面部皮炎患者,急性发作期我们常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注射3-5天,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可以避免激素再激素的恶性循环。

慢性疾病在减量激素过程中的补充治疗

很多慢性疾病比如疱病、荨麻疹性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等,在减量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又担心病情反复,可加入复方甘草酸苷,可使激素减量更加平稳。

对抗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两个药是伊曲康唑和异维A,伊曲康唑在治疗脂溢性皮炎中配合复方甘草酸苷,一是可以对抗伊曲康唑潜在可能的副作用,一是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异维A在治疗痤疮的过程中配合复方甘草酸苷在减轻副作用的时候也可以针对痤疮本身的炎症,减少异维A在服用过程中爆痘的可能。

针对某些可能由病毒诱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比如玫瑰糠疹、多形性红斑、带状疱疹。我常在这些病的治疗上配合复方甘草酸苷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的抗病毒、抗炎的双重属性在这些疾病的使用中是比较适合的

从病理角度上来说是炎症反应性疾病的

比如常见的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因为白癜风、斑秃、黄褐斑等都证实与局部的炎症反应相关,所以复方甘草酸苷也可以作为这些病的辅助治疗。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除了静脉使用外,复方甘草酸苷在整体上作用和副作用是比较“柔和”的,所以总给人留下可用可不用的感觉。
我们看一下说明书中此药的主要副作用:假性醛固酮症(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水钠潴留,发现异常情况要停止给药。另外,可出现乏力感、肌力降低、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当然发生不良反应不用担心,及时和医生沟通,停药后基本上都会恢复正常。

 以下情况禁用

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血钾症患者;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皮肤病中的皮肌炎不适合使用本药。

以下患者慎用

高血压患者、高龄患者。因此药可导致水钠潴留,有血压升高的风险。老年人服用此药发生低血钾症概率更大。
 
总之,复方甘草酸苷是好药,因为其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很多原因不明的疾病,当考虑和炎症反应相关时可适当使用,并且这也是临床上安全性很高的药物。

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当可用可不用的时候,我们根据情况尽量减少患者用药。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363.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