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性药物联合强脉冲光(光子)治疗痤疮有风险吗

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维A酸均为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一线系统用药。药物治疗通常对痤疮后红斑等痤疮后遗皮损无效。

目前,临床上常常使用强脉冲光(IPL)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维A酸均有明确的光敏性,许多医生及患者担心,在服药期间是否可以进行IPL治疗。

什么是药物的光敏性

药物的光敏性,即药物诱发的光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指患者在服用或外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UVA、UVB)产生的不良反应。

按其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反应可发生于任何人,与自身免疫系统无关,无潜伏期,一般首次用药后经日光及类似光源照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即可发生。

临床表现类似日光性皮炎,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自觉灼热和刺痛感。光毒性反应的强度与光敏感药物浓度和光照射时间、强度有关。除去光敏物及避光后,不良反应消退较快。

光变态性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小剂量光敏感药物和微弱阳光照射就可能发生反应。反应发生除与药物有关外,还和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光敏性药物有哪些

可诱发光敏性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包括了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物,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磺脲类降糖药;消化系统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抗真菌药;抗组胺药;维A酸类药物,以及部分具有光敏性的中药等。

在以上光敏性药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维A酸类药物及口服避孕药可用于治疗痤疮。其中,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及异维A酸是最常用于治疗痤疮的系统药物。

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光敏性药物主要是在暴露于紫外线后出现不良反应。而对于可见光或者红外光,相关研究较少。但由于光敏性药物众多,也不能排除个别药物在暴露于非紫外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强脉冲光与激光的波段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强脉冲光及某些类型的激光治疗痤疮及其后遗皮损。

我们知道,太阳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又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其中,400nm以下的波段为紫外线。400nm-770nm的波段为可见光,而大于700 nm的波段为红外线

IPL是一种以脉冲方式发射的强光,经过聚光和初步过滤,最后形成的IPL波长一般在400-1200nm。这个波段不包括紫外光,但包括了部分红外波段。

而医用激光,与IPL不同,为具有单色性、相干性的某一波长的光,不同波长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不同。在服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应用激光或IPL产生光敏性反应的可能性不大。

如前所述,并不能排除个别药物在暴露于非紫外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对在光敏性药物治疗痤疮的同时联合应用强脉冲光而言,需要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它们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

IPL是一种以脉冲方式发射的强光,经过聚光和初步过滤,最后形成的IPL波长一般在400-1200nm。这个波段不包括紫外光,但包括了部分红外波段。而医用激光,与IPL不同,为具有单色性、相干性的某一波长的光,不同波长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不同。在服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应用激光或IPL产生光敏性反应的可能性不大。

如前所述,并不能排除个别药物在暴露于非紫外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对在光敏性药物治疗痤疮的同时联合应用强脉冲光而言,需要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它们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

米诺环素联合IPL治疗痤疮

2022年,我国学者评估了IPL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招募40 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米诺环素(每天100mg),每次 8 周,在第0 周,第4 周和第8 周进行IPL 治疗3 次,对照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米诺环素。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第4、8 和16 周的炎症性皮损计数和IGA 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服药组。且未观察到包括光敏性在内的任何不良反应。

该研究采用了400-600/800-1200 nm的双波滤光片(ACNE滤光片)。能量范围为10 -13 J/ cm2;脉宽为4.5 -5 ms。脉冲延迟时间为30 ms。从以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可以看出,IPL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有效的,并不会出现光敏反应。

2022年,我国学者评估了IPL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招募4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米诺环素(每天100mg),每次8周,在第0周,第4 周和第8 周进行IPL 治疗3 次,对照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米诺环素。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第4、8 和16 周的炎症性皮损计数和IGA 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服药组。且未观察到包括光敏性在内的任何不良反应。该研究采用了400-600/800-1200 nm的双波滤光片(ACNE滤光片)。能量范围为10 -13 J/ cm2;脉宽为4.5 -5 ms。脉冲延迟时间为30 ms。从以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可以看出,IPL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有效的,并不会出现光敏反应。

异维A酸联合IPL治疗痤疮

异维A酸属于维A酸类药物,临床常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痤疮。

光敏性是异维A酸的不良反应之一。研究发现,服用异维A酸后,角质层变薄,角质形成细胞更新率加快而不会积聚过多的黑色素。这意味着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减弱。异维A酸诱导的光敏性在低剂量(<0.5mg/(kg·d))时可忽略不计,但在高剂量时经常出现。

除了穿合适的防护服外,建议患者在日照强烈的季节在室外使用防晒系数为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以同时防护UVB和UVA。目前,尚没有服用异维A酸期间暴露于可见光或红外光出现光敏反应的报道。

关于在服用异维A酸期间是否可以进行激光或IPL治疗的问题。美国医学会在2017年发表的相关专家共识指出:除了机械剥脱术及激光全层剥脱外, 在服用异维A酸期间进行激光或IPL治疗是安全的,进行化学剥脱术、射频、小手术也是安全的。

2021年,有学者联合应用420 nm IPL和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疗程12周。结果显示,与单用异维A酸相比,异维A酸和420 nm IPL联合治疗被证明在有限的疗程内更有效。没有发现包括光敏性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可见,IPL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有效的,也不会出现光敏反应。

小 结

1、药物诱发的光敏反应,指病人在服用或外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UVA、UVB)产生的不良反应。

2、在服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应用激光或IPL产生光敏性反应的可能性极小。

3、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均提示,IPL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有效,不会出现光敏反应。

4、异维A酸诱导的对紫外线的光敏性在低剂量(<0.5mg/(kg·d))时可忽略不计,但在高剂量时经常出现。

5、临床研究及专家共识说明,IPL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也不会出现光敏反应。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478.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