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激光术后出现过敏的处理
点阵激光技术是基于局灶性光热作用,利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扫描手具或透镜等),使激光发射出很多直径细小且一致的光束,作用于皮肤后在其中产生很多大小一致、排列均匀的三维柱状热损伤带(MTZ)。
但求美者会发现在面部做完点阵激光后常常出现持续时间不等的面部皮肤敏感现象,影响日常护肤,且有的求美者不敢再次接受点阵激光治疗。所以点阵激光术后的皮肤敏感现象需要我们提高重视。
那么,点阵激光治疗后为何会产生敏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出现敏感反应又要怎么处理?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点阵术后皮肤敏感原因
各种光电治疗包括点阵激光是敏感性皮肤的主要诱因。在点阵激光治疗后,我们的皮肤会形成一些微损伤带,其愈合过程包括:轻度充血水肿、炎症反应、纤维降解和表皮细胞增生、组织再生并形成更健康的皮肤这一系列过程。在激光操作中,完整的皮肤屏障被破坏,机体神经反应性增高,同时也有很多释放出来的炎症因子,从而导致面部敏感的发生。
可以说,皮肤敏感是点阵激光治疗后的一个必经的过程,但这种敏感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后遗症等方面在每个患者之间都有所不同,尽量减轻不适,缩短恢复时间,最大程度避免后遗症的产生,是我们光电医生的责任。
术前的注意事项
局部有感染时需另外评估,如有小面积细菌感染如毛囊炎,可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点阵激光治疗,点阵激光对小面积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有大面积细菌感染,需到专科进行系统性抗感染治疗。如果有反复单纯疱疹病史,建议提前口服阿昔洛韦预防术后疱疹再发。
点阵激光的时机最好与患者的生活工作安排相结合,建议最好在患者有较长休息时间的时间点进行。近期暴晒、户外工作的尽量避免操作。
操作中注意事项
还需注意的是操作的深度和覆盖面积。我们知道局灶性光热作用发挥效果需要留下足够的可再生组织,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参数来进行治疗。以某品牌的点阵激光为例,Deep Fx模式下15MJ的参数下,激光即可穿透皮肤到达真皮浅层,而30MJ左右的参数下,激光可到达真皮的中部,那么这个参数的范围是比较安全的。此外,研究表面,MTZ的直径在5mm以下皮肤是足以修复的,所以我们激光空洞的直径要小于3mm(还有不可见热损伤带)。具体的参数因机器和患者不同而不同,这里只是说要控制合理的参数,以免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导致皮肤敏感及其他并发症。
点阵激光术后护理
术后即刻给予冷喷、冷敷及外用医用无菌面膜,时间大约15-30min,降低热损伤的刺激。红斑反应严重可以给予激素药膏外用。
而后,根据湿性愈合的原则,告知患者外用美保湿润烧伤膏或生长因子凝胶,保持药物在治疗部位持续提供湿性愈合环境,每4-6h清理更换药物一次,注意不要使用消毒水、生理盐水擦洗。之后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直到创面愈合。
在术后72h内尽量不接触自来水,若药物及渗出物过多可以使用矿泉水或无菌用水轻轻擦拭。术后3天后可使用温水轻柔洗脸,此时尽量不要使用洗面奶、香皂等。
5-7天左右出现结痂,结痂一定要叮嘱患者不可手动去除,要继续湿性愈合,减少皮肤干燥、紧绷的感觉。
术后注意严格防晒,但不建议在1周内外用防晒霜,可以选择居家,或者带帽子、墨镜、遮阳伞等硬防晒设备防晒。
生活方面注意避免光敏性食物、药物,远离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而且千万不要去蒸桑拿。这些行为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加剧。诱发或加重术后皮肤敏感。
出现皮肤敏感的治疗
红光和黄光
主要发挥光调作用,红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无论是哪一种皮肤敏感,都可以每日照射红光或者黄光来减轻症状。
强脉冲光及射频
强脉冲光可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射频可刺激真皮 I、Ⅲ型胶原增生,提高皮肤的耐受性。但要注意光电治疗的时机要选择好,尽量在患者急性期过去后进行光电的修复,此时能量一定要小,不要造成患者不适。
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灼热、 刺痛、 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如急性期可口服、外用数日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也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缓解症状。
总结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506.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