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经前痤疮容易加重
每到月经前很多女性痤疮患者就会很忧心,因为她们月经前可能会出现痤疮加重的现象,医学上叫做月经前痤疮,尤其是在月经开始前7-10天左右。
根据法国的流调数据显示,一般人群中41%的女性患有痤疮,其中大约有44%的女性患者会出现经前痤疮发作。有研究显示,主要表现为炎症性丘疹、闭合性粉刺增加,而脓疱和开放性粉刺没有显著改变。
那么,女性经前为什么会导致痤疮激增?月经前痤疮又应该怎么治疗?这也是我们多次在直播课程中,学员提到提到比较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通过文章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月经前痤疮为什么会加重
激素水平改变
人们普遍认为月经前痤疮的发生与雄性激素有密切关系。雄激素在经期前一周“勇攀高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导致皮脂腺增生和脂质大量分泌,导致皮脂腺开口扩张,毛孔增大,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多,局部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导致痤疮皮疹的到来。
2011年发表在《临床生物化学》杂志上的一项系统评价研究,以检验激素在痤疮中的作用。该研究发现,痤疮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低和孕激素水平高有关。他们推测低雌激素水平可能间接导致皮肤油脂(皮脂) 产生增加和炎症增加,从而导致痤疮。
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
女性痤疮患者的皮脂腺导管管径大小会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有研究发现,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在月经周期的第15-20天,会经历最窄的时期,更容易形成堵塞,这个堵塞也是痘痘形成和加重的最早期变化。什么原因导致了皮脂腺导管的周期性变化呢?作者推测是角蛋白水合作用和角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导致的,但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仍没法证实。
黄体酮
科学家们仍然不确定黄体酮如何影响痤疮。它可能是导致整个月经周期皮肤油脂水平波动的原因。然而,这尚未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月经前痤疮应该怎么治疗
拮抗雄激素药物
有研究报道用泼尼松龙早晨2.5mg,晚上5mg,经过4个月的治疗使14例血睾酮含量过高妇女中的10例得到了明显得改善,不良反应很少;也有研究者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雄性激素过高囊肿性座疮患者,发现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的下降和囊肿性座疮的改善有明显相关性。
更有国外学者用生理剂量的泼尼松5mg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一般经前10天应用,来月经时停止,有效率达100%,不良反应很小偶有烦躁不安,极少有水钠储留。该学者认为月经前爆痘的患者不必要口服副作用比较多的口服避孕药物,除了慢性反复的囊肿痤疮患者需要口服异维A酸之外,其它的月经前爆痘患者只需要口服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抗生素和外用药物。
因此,有文献认为大剂量类固醇的作用是抗炎,小剂量则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
另外,如果痤疮发作特别严重,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或需要口服避孕药时,医生可以开复方口服避孕药 (COC) 。虽然口服避孕药能有效减少痤疮(平均减少约 66%),但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因此在开始这种激素疗法之前,一定要跟患者详细沟通其利弊。
异维A酸
有国内学者对62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根据Pillsbury改良分级法分为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均为月经前1周开始用药,来月经时停止用药;对照组为连续用药,疗程均为1 2周,剂量为0 5mg/kg/d。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当(P >0 . 0 5 ) ,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因此,对女性经前Ⅱ、Ⅲ级寻常痤疮患者可采用月经前口服异维A酸1周的方法治疗,疗效与连续用药相当,但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同时,有多篇国外学者认为在排卵期,毛囊皮脂腺导管没有变窄之前(在月经来之前一周),均建议提前针清大的、明显的肉眼粉刺对于减少/减轻外用、口服维A酸类药物引起的爆痘以及月经前爆痘是很重要和很有意义的。各种治疗观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还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选择。
总结
不同的痘痘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建议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如皮损分布于面中部下 1/3,可伴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显著皮脂溢出、雄激素性脱发等,或经前期明显加重的痤疮患者,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抗雄激素药物或者口服短效避孕药,抑制痤疮生长。
同时,有研究发现对女性经前Ⅱ、Ⅲ级寻常痤疮患者可采用月经前口服异维A酸1周的方法治疗。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508.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