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澡”真的会越洗越干净吗?

在我之前的博客中“您有冬季皮肤瘙痒的困扰吗”提到应避免频繁洗澡,但实际上在门诊中发现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洗澡越多越干净。无论是各类湿疹、皮炎,还是瘙痒症的患者,甚至还未出现皮肤问题的正常人,我每次都要花大把时间宣教——洗澡不要太频繁!

1.洗澡频率

在我们北方的秋冬季节,比较干燥,1周洗1-2次即可。

临床中不乏一些患者每天洗澡,

2.洗澡水温

36℃-37℃为宜。(和体温一样,不要超过40℃)

有些人觉得用热水洗澡非常舒服,又可以短暂地缓解瘙痒,其实是因为热水的刺激感令人暂时无暇顾及瘙痒,但过后反而会加速皮肤角质层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且湿疹、特应性皮炎的患者用32℃-37℃水温为宜。

3.洗澡时长

10-15分钟为宜。

有些人洗澡时间过长,20乃至30分钟以上,皮肤上的油脂(脂膜)丢失过多,导致皮肤更干燥。

4.沐浴露的使用

1周1次为宜。(若皮肤出油较多,或长时间未清洗,可将沐浴露在身体上停留几分钟再洗净)

沐浴液(包括洁面剂)都是碱性的,会破坏皮肤弱酸性的环境,促进角质软化

5.关于搓澡

尽量不用搓澡巾!在冲净沐浴露后,用毛巾轻轻搓就可搓掉多余的泥。

搓澡巾是晴纶质地,搓澡去除的是身上的“死皮”,也就是皮肤角质。若总是搓澡,角质层还未生长出来就被破坏,对病毒失去抵抗力,容易得疣(俗称”瘊子“)等传染性疾病。

偶尔用一次浴盐或汗蒸,享受一下,无可厚非~但搓澡巾真的对皮肤没有好处!

6.勤抹身体乳

无色、无香、无味、无浮油的身体乳最好

刚才提到洗澡的过程对皮肤角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身体乳可以补水保湿润滑皮肤。所以洗澡后乃至平时都可以勤抹身体乳,按摩吸收。避免进入身体乳越贵越好的误区,只要满足上述几个条件,且涂抹后可以很好被皮肤所吸收,就是合适的身体乳。

同理,许多手部湿疹的患者(局部皮肤干燥、肥厚、皲裂、瘙痒)也应做到少洗手、少用碱性肥皂及洗手液,勤抹护手霜,避免直接接触洗涤用品如洗涤灵、洗衣粉等,做家务时一定要戴手套!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53.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