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的中医外治

外用鸦胆子

《丹溪心法》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医学源流》曰:“外科之证,最重外治”。又如《理论骈文》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张毅教授在治疗扁平疣时,常在内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外治法,恰当的中医外治法能直接作用于皮损局部,效力直达病所,内外同治,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并能减少复发。

以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鸦胆子油局部涂敷。鸦胆子有清热解毒、腐蚀赘疣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鸦胆子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柱固缩,细胞坏死、脱落。有文献报道,用鸦胆子仁捣碎在皮损处封包1小时后再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只涂抹干扰素α-2b凝胶。值得注意的是鸦胆子挥发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临床上部分患者涂抹后局部可出现红肿反应,可先停用数日,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可缓解。

外用中药方剂

清热利湿治瘊方(自拟方)

组成:马齿苋50g,黄柏炭20g,薄荷20g,大青叶15g,木贼10g,白附子1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散结。适应证:疣(湿热证)。方解:马齿苋、黄柏炭为君药,清热利湿解毒;薄荷、大青叶为臣药,解毒凉血;木贼助马齿苋清热解毒,白附子外用散结,共为佐药。调剂要领:取本配方颗粒1剂,加入温水,搅拌,使颗粒充分溶解,局部擦洗或浸泡。使用要点:每日擦洗或浸泡2次,浸泡时间20分钟。注意:避免水温太烫,损伤皮肤。

活血化瘀治瘊方(自拟方)

组成:桃仁50g,当归30g,三七10g,细辛3g,蜂房6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活血化瘀,解毒散结。适应证:疣(血瘀证)。方解:桃仁活血化瘀散结为君药;当归、三七活血化瘀为臣药;细辛通络,蜂房解毒,共为佐药。调剂要领:取本配方颗粒1剂,加入温水,搅拌,使颗粒充分溶解,局部擦洗或浸泡。使用要点:每日擦洗或浸泡2次,浸泡时间20分钟。注意:避免水温太烫,损伤皮肤。

清热解毒治瘊方(自拟方)

组成:蜂房6g,连翘30g,黄连粉10g,大黄面10g,人工体外培育牛黄0.3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应证:疣(热毒证)。方解:蜂房、连翘清热解毒散结,为君药;牛黄解毒凉血,为臣药;黄连、大黄清热解毒利湿,为佐药。调剂要领:取本配方颗粒1剂,加入温水,搅拌,使颗粒充分溶解,局部擦洗或浸泡。使用要点:每日擦洗或浸泡2次,浸泡时间20分钟。注意:避免水温太烫,损伤皮肤。

解毒散疣方(自拟方)

组成:鸦胆子30g,白矾20g,马齿苋50g,威灵仙3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方解:鸦胆子、白矾解毒散结为君药,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湿为臣药,威灵仙软坚散结为佐药。将草药、颗粒放入水中煎煮,煮开后10分钟去渣,装入瓶中,存冰箱留用。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适应证:各类疣均可外擦。使用要点:每天外擦2~3次。因鸦胆子有一定腐蚀性,皮损破溃者或者头面部不宜。

注意事项

随时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及时停止治疗,并给予对症处理。如仅有皮肤潮红、瘙痒等轻微过敏症状,停药即可;如瘙痒剧烈、红斑弥漫,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炉甘石洗剂局部外涂。

火针治疗

火针治疗扁平疣操作简便,效果立竿见影,临床使用安全,具体操作方法为:常规皮肤消毒后,选用平头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红或发白,迅速垂直点刺扁平疣,注意浅刺、时间要短,烫至疣体发白即可。切不可点刺过深,以不超过皮损基底部为宜,火针接触皮损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遗留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瘢痕。如患者扁平疣密集分布,可分多次治疗,避免一次性损伤面积过大,影响美观。术后3天禁止沾水,结痂后不可搔抓刺激,以免感染,待痂壳自行脱落。如一周后掉痂皮损未完全脱落,可行第二次火针治疗。火针的温度可达600°C以上,直接祛除疣体的同时还可杀死人乳头瘤病毒,体现了“借火化物”的思想。现代医学证明,火针疗法可加强皮损区周围微循环,激发免疫反应使炎症和代谢产物的吸收消融加快,抑制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575.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