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卫生棉条

在女性经期用品中,体外用卫生巾在我国几乎独占了市场份额。在欧美国家更为风靡的内置式卫生棉条,在我国销量甚低。那么诞生于 20 世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卫生棉条,在使用方法上与卫生巾有何异同呢?

对于内置式的卫生用品,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担心它不利于健康、舒适感差或会影响活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放入、取出前,均应充分清洁双手

卫生棉条是由纯白棉绒经消毒处理,压缩后制成的,尺寸如食指般大小。棉条在吸收经血之后会“如花一般开放”——呈圆柱形横向膨胀,与阴道壁紧密贴合。只要型号选择准确、按时更换,卫生棉条的使用者可以做到在生理周期也活动方便,按照自己的心意着装和行动。

市场上常见的卫生棉条分为两种:导管式和无导管的指入式。无论哪种,放入和更换前都必须充分清洁双手。因为阴道内环境空气不流通,且有经血,棉条如经双手带入细菌,很可能令其变成培养基,引发疾病。

导管式棉条由内导管、外导管、吸收芯体、可移除拉线组成。使用前,用手斜向上 45 度将内导管推进阴道(以导管进入,拉线外露为度),轻推内导管,将芯体留在体内,随之拽出两层相套的导管。指入式棉条撕开外包装即为棉芯,用食指顶住其尾部,斜向上 45 度将其推进阴道(以棉芯完全进入为度)即可。二者的表面均是光滑的,因此,角度正确的话不会给使用者带来痛感。取出时,只要轻拉棉线即可。

“水滴”越多,吸收能力越强

很多朋友担心卫生棉条在体内有异物感,会令自己时时感到别扭。从生理上看,阴道是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的肌性管道,富有极大的伸展性,而卫生棉条的直径大多在 1 厘米左右,如果位置放置得合适,是很少让人感觉难受的。有些初次使用者可能因为放置位置过浅而感受不佳。一般而言,导管式棉条需将导管全部推入阴道,指入式棉条则应将食指的前两节指头推入阴道中。如果使用了可吸纳超大流量的产品,当经血量较大令“花朵盛开”时,的确会使人有“异物感”,及时更换即可。

还有未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担心,卫生棉条是否会损伤处女膜。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处女膜是覆盖在阴道口周缘的一层较薄的黏膜组织,中央约有1.8 ~ 2.5 厘米的开口。而干爽棉条的直径只有 1 厘米左右,吸收经血后虽然会膨胀但也是湿润柔软的,并不会因此伤害处女膜。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选择吸量较小的常规型棉条配合护垫使用。

一般而言,卫生棉条的包装上都有小水滴的标志,这是针对卫生棉条吸收能力的标识,使用 1 至 6 个水滴来表示产品吸收能力的大小:1 个水滴代表最小的吸收能力,而 6 个水滴则代表最大的吸收能力。女性朋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择。如果选择“超强吸收”款,但自身流量不大,那么在取出棉条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点痛感——没有被经血完全浸透的棉条不湿润、不柔软。建议按照自己的流量选择产品,一般来说,只要用过几次,就能判断出自己在第几天适合哪个型号的产品了。

“内置”并非阴道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

还有人认为,将“异物”放置阴道中是不干净的,会引起妇科疾病,如阴道感染、慢性宫颈炎症等。据一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对300 例对象开展的调查中,卫生棉条未增加阴道感染和宫颈炎症的发生率,并且未加重宫颈炎症的程度,不会对阴道、宫颈黏膜产生特殊的机械性刺激。需要注意的是,对卫生棉条材质过敏者或因经量小、润滑作用不足导致的确有不适者不建议使用。

“勤换”才能保障女性健康

月经周期是每一个适龄女性要数十年与之为伴的。它不是不可言说的秘密,也没有值得羞于启齿的。无论是卫生巾还是卫生棉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及时更换,不能一味追求“用得划算”而等他们“饱满”之后再更替,也不可因为自己经量少,一天用上一片卫生巾而舍不得换。排出体外的经血与阴部接触时间越长,埋下的健康隐患越大。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22.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