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的正确处理
烧伤或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意外,遇到此类情况,一般人会选择用冷水冲洗,或者涂抹牙膏。这些方法是否正确,出现烧烫伤后应如何处理呢?
烧伤、烫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火灾、热水、热油、蒸汽,甚至强酸、强碱类的化学物品,都可导致烧烫伤的创面,给人带来伤害。尤其是头颈部、四肢关节的烧烫伤,致残率非常高。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处理很关键,这样可以把伤害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辨别烧烫伤程度
区分烧烫伤创面深度最常用的是三度四分法,即一度烧伤(Ⅰ度)、浅二度烧伤(浅Ⅱ度)、深二度烧伤(深Ⅱ度)和三度烧伤(Ⅲ度)。掌握这个分类方法,对于受伤后的正确应对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如何分辨烧烫伤是处于哪一度呢?可以结合创面颜色、水疱、疼痛这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Ⅰ度烧烫伤
创面颜色发红,没有水疱,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由于这类损伤很浅,主要伤害的是表皮层,正确处理后一般没有问题,也不会留下瘢痕。
浅Ⅱ度烧烫伤
创面颜色红润,有明显、饱满的水疱,疼痛非常剧烈。因为主要伤及的是表皮和真皮浅层,会造成表皮和真皮的分离,所以就会形成明显的水疱。如果水疱破损,还能看见明显的红色斑点,这是真皮层的毛细血管断面。如果没有感染,这种程度的烧烫伤一般也不会留下瘢痕,或者仅会有轻微的瘢痕、色素沉着。
深Ⅱ度烧烫伤
创面颜色白中透红,水疱较小或较扁薄,感觉迟钝,皮温稍低,渗液较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这类烧烫伤已经伤及到了真皮深层,而变质的表皮组织稍厚,所以水疱没有浅Ⅱ度所导致的大。这种程度的烧烫伤已经比较严重,一旦被感染,就会进一步加重,变成Ⅲ度,愈合后也会有明显的瘢痕。
Ⅲ度烧烫伤
创面可呈苍白、棕褐色或焦黑色、炭化,局部变硬、干燥,没有水疱,但皮下组织间隙有大量液体积聚。这种程度的烧烫伤已经严重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为“焦痂性烧伤”。这种程度的损伤除较小面积能自行愈合外,面积较大者还需经过植皮方能保护创面,使其愈合,愈合后留有瘢痕,有的甚至会造成局部畸形,而且毛孔、汗腺等皮肤附属组织都已经受到伤害,出汗等功能会受到影响。
局部不疼、不红,不代表烧烫伤程度轻
,烧烫伤后不疼、不红,不代表烧烫伤程度轻。在几种烧烫伤中,皮肤局部颜色最红的是I度和浅II度,自觉最疼的是浅II度,而实际上最严重者是III度烧伤,创面发白,甚至发黑。这时候因为皮肤的神经受到破坏,失去了感觉,因此没有了疼痛感,但这反而是更严重的。
正确处理烧烫伤,记牢四个字
一旦发生了烧烫伤的事故,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可以记住四个字:冲、脱、盖、送。
“冲”这个字的核心就是降温。降温是烧烫伤后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处理措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创面可以持续带走热量。但要注意,水流不能太急,避免冲破受损伤的皮肤创面;冲洗降温的时间不要太短,最好能持续20分钟以上。如果没有自来水,也可用冰箱里的冷冻物品进行贴敷降温,若冷冻物品温度过低,中间要隔一层纱布,避免冻伤。如果是强酸、强碱类的化学烧伤,第一时间也是用清水冲洗。当然,能使用中和剂更好,但家庭中可能并不会储备中和剂,所以清水是较快、较实用的。
“脱”是很有讲究的。经常会有患者说,发生烧烫伤时,立马脱衣服,皮都会跟着掉下来。当穿着有衣服或鞋袜的部位被烫伤、烧伤,千万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一旦皮肤表皮脱落,会非常容易感染,延误病情。可以带着衣服冲水降温,然后小心除去衣物,衣袖等位置可以用剪刀剪开。有水疱时,一定注意不要弄破,短时间内的水疱对创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盖”并不是用任意衣物即可,而是要用干净的纱布覆盖。纱布可以吸收渗液,这对创面也是一种保护。如果手边只有未经医疗消毒的衣物毛巾,则不如不盖。
“送”即是送医院。除了面积较小、程度较轻的烧烫伤外,II度、III度烧烫伤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就医,不能自行处理。
烧烫伤后,两件事一定注意
很多家庭由于缺乏烧烫伤的急救知识,意外发生后进行了一系列错误处理,反而容易造成皮肤坏死、感染,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正确处理烧烫伤,有两件事要注意。
不要乱涂“外用药”
治疗烧烫伤,民间偏方有很多,比如抹酱油、盐、蛋清、酒精等,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只会加重病情。为什么呢?烧烫伤的创面一旦沾染高浓度的酒精或盐,会出现脱水坏死,加深创面;而且酱油、蛋清等家庭用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因此造成感染的概率会很高。有人建议用紫药水,其实也不可取。因为有颜色的外用药物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给后续的治疗带来障碍。因此,在没有就医前,最好不要自行涂抹各种“外用药”。
火灾烧伤,注意急救措施
如果因为火灾,衣服被点燃,千万不能用手扑打,这样不但不能灭火,还会烧伤双手;也不能奔跑呼叫,否则造成吸入性的气管烧伤会更麻烦。应该立即停住脚步,卧倒在地,双手捂住脸,然后连续滚动,以压灭火焰或争取时间等待救援,身上火灭之后,及时逃离。需要注意,化纤纺织品易燃性高,且燃烧时容易黏住皮肤,加重烧伤,所以不宜用作贴身衣裤。
儿童烧烫伤,重在预防
儿童烧烫伤事故频发,让人非常痛心。儿童烧烫伤,重在预防,以下几个常见问题需引起家长的注意。
儿童玩火
很多火灾是儿童玩火造成的,家长应坚决杜绝儿童使用火柴、打火机、煤气灶、微波炉等,更不能允许儿童进入厨房工作区。
婴幼儿洗澡
很多粗心的家长,给孩子洗澡时,直接将其丢进热水盆,结果造成严重的烫伤。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注意先放冷水,之后再加热水,调好水温后再让小儿接近。
热水容器摆放
儿童打翻热水容器也是造成烧烫伤的最主要原因,儿童在打闹时不慎碰翻热水壶或热粥锅的意外数不胜数。所以,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茶壶、热水瓶、热粥锅等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42.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