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养生驻颜术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为关公“刮骨疗伤”,发明了麻沸散,被世人尊称为“神医”。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养生大家”。《三国志》曾提到他“晓养性之术”,到了老  年还不显老,面色仍像壮年时一样,当时的人 都以为他是“活神仙”。

在华佗看来,保持不老的养生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运动保健,二是食疗保健。

防病体操——五禽戏

华佗主张,适当运动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他认为,人体需要经常活动,但不能过度。人 在运动后,所吃的水谷才能消化完全,血脉才 能通畅,也就不容易生病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他借鉴前

人的“导引之术”,发明了五禽戏。

五禽戏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模仿虎的前肢扑动,威武刚健;鹿的伸转 头颈,舒展灵活;熊的卧倒站起,步履沉稳;猿的 长脚纵跳,敏捷机灵;鸟的展翅飞翔,动作轻快。五禽戏,其实是一套集防病、保健于一体的医疗体操,能帮助人放松身心,将肢体运动 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动静相兼,通过 导引使气血通畅。把这些动作连起来做,能使 全身肌肉和关节都得到舒展。即使只练习其中一种动作,也能让人稍稍出汗,祛除风寒,增 加食欲。所以,持之以恒地练习五禽戏,能达到强身除病、养生康健的目的。华佗的弟子吴普经常练习五禽戏,到了 九十多岁,听力和视力都还正常,牙齿也完整牢固,食欲不减。据说,曹操的孙子——曹叡当皇帝的时候,吴普还在世。曹叡曾召吴普来 皇宫现场演示五禽戏,但当时吴普已经九十多 岁了,无法将五禽戏的精髓用身体展示完全,只能将其要点进行口头传授。梁代陶弘景撰写的《养性延命录》是最早记载五禽戏具体术式的书籍,北宋、明清时期,也都有人专门记录和研究五禽戏。华佗五禽戏流传 千载而不衰,足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华佗五禽戏在2011年入选了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不老秘方——漆叶青黏散

在食疗保健上,华佗研制出一种抗老延寿的秘方——漆叶青黏散。漆叶有杀虫驱邪之功,在我国 大多数地区都有生长;青黏又叫地节、黄芝,有利五脏、益精气的功效,生长在江苏徐州和河南邯郸 一带。

传说,他的弟子樊阿坚持服用,活了一百多岁。 这其间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由于樊阿驻颜 有道,青春不老,很多人就向他打听长寿之道。樊阿一开始保密不说,后来有人就专门请他喝酒。喝醉后,他不小心将这个秘方说了出去,从此,这法子便流传开了。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52.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