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成药说明书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基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特定处方和制备工艺制作而成的中药制剂。中成药包含很多种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糖浆、注射剂等,是现在广泛应用的一类中药制剂,在各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家家户户都会备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六味地黄丸等。
其中,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是患者获得药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生、药师治疗用药时的参考依据。但是,老百姓是否能真正看懂它呢?

小小一张纸,蕴含大大信息

中成药的说明书,一般写有相应的药名、成分、性状、用法用量和规格,还有确切的功能主治,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禁忌、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成分

主要介绍制成该中成药所用的中药和辅料。
很多人有个认识误区,认为中成药的组成成分全是中药,其实不然。有的中成药中会加入西药的成分,如感冒清胶囊中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在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西药联用时一定要注意,可能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超量,造成肝损伤。再如,消渴丸中含有降糖药物格列本脲,在与格列本脲片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选用中成药时,也要注意其具体成分。

性状

指药品制剂的物理特征或形态,主要包括该中成药的外观与颜色(比如丸剂的蜜丸)、嗅与味(比如是否气腥)及其他。选用中成药的时候,其性状的提示意义在于,当性状改变时,即药物受到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某些物理或者化学变化时,如出现片剂粘连、丸剂发霉、颗粒剂结块等现象,基本可确定药物已变质,是不可以继续服用的。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
而可能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介绍使用或者服用的推荐方法和剂量。

规格

药品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某一具体单位的制剂所含某些药物成分的量。比如小活络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

一般包含该中成药的功效、适应证和所治疾病的临床表现。

适用范围

介绍该中成药的各类适用情况。

应用禁忌

介绍该中成药的慎用及禁用群体。

不良反应

指服用该中成药后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注意事项

一般包括在用药期间不宜同时使用的食物及其他药品种类,不适用的疾患及其临床症状,与所含化学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是否可服用,某些特定人群使用该药的方法,服药后的临床表现是否有其他反应及其应对方法等。
除此之外,说明书上还包括批准文号、生产日期、药品批号和药品种类等信息。

OTC 标识有红绿之分

很多患者在药店购药时,会发现药品的外包装上有“OTC”标识的字样。那么,这个标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其分为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和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 Drug)。根据安全程度,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非处方药的研发制备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的特
点,通常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所以,非处方药是人们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65.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