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和带状疱疹是血亲
在皮肤科门诊,经常遇到护着身体一侧、叫苦不迭候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科医生在给予诊断、治疗后,也常常会询问患者,家中有没有幼儿,幼儿是否得过水痘?为何要这样问呢?
水痘和带状疱疹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一个瘙痒难忍,一个疼痛难熬;一个“遍地开花”,一个“画地为牢”;一个可以速战速决,一个却总拖泥带水;一个专门“欺负”小孩,一个更喜欢“祸害”老人……然而他们“本是同根生”,二者均是感染病毒所致,即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初染病毒,多发为水痘
人在第一次感染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时,通常表现为水痘,这也是幼儿好发水痘的原因之一。但具体何时会发为水痘,并不取决于年龄。在皮肤科,既能见到几岁的孩子长带状疱疹,又能见到得了水痘的中老年人,不过相对较为少见而已。
水痘的症状是呈全身分布的红色丘疹、水疱、结痂,可以伴有发热和不同程度的瘙痒。经治疗后,通常可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康复。但在痊愈后,病毒并没有被彻底“驱逐”,而是更深地潜伏在了脊髓神经根内,等待时机再次“兴风作浪”。在人体出现疲劳、感染、外伤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时,病毒就会再次被激活,并沿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发为带状疱疹。所以,也有人说,水痘是“未成年”版本的带状疱疹。
没得过水痘会得带状疱疹吗
有些人觉得疑惑,自己没得过水痘,是不是意味着没感染过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那么也就不会患上带状疱疹。事实并非如此,未得过水痘的人也有患带状疱疹的可能性。比如打过水痘疫苗的孩子,在感染病毒后,会越过发水痘的阶段,直接表现为带状疱疹;或者见于曾经接触过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但是属于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的患者。
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仅有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症状、体征,需通过免疫学或病原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
建议幼儿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好发于幼儿,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中传播。带状疱疹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水疱破损处含有高浓度的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可形成气溶胶传播。从来没有生过水痘或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和存在免疫缺陷的成人,仍可通过呼吸道或接触有传染性的水疱而感染水痘或带状疱疹。因此,建议家长重视起来,及时带幼儿接种水痘疫苗。
但水痘疫苗的有效率也并非 100%,打过疫苗的幼儿也有可能被传染病毒,患上水痘。此外,带状疱疹患者也是应当避免与儿童和免疫功能欠佳的成年人接触。而带状疱疹的传染性相对较低,对于免疫力较强的成年人来说,一般不会被感染,无须刻意隔离。
50 岁以上人群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在环境中其实非常普遍,水痘属于“得过一次,终身免疫”,但带状疱疹却有一定的复发比例。带状疱疹的复发,大部分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身上,也有一部分为正常人群,可能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带状疱疹。一项黑苏赣冀沪地区关于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显示,约0.2% 的带状疱疹患者可第三次复发。
带状疱疹好发人群生病后再进行治疗,是比较被动的选择。而近年获批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出现,对该病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为两针,两针之间间隔 2~6 个月。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年龄≥ 50 岁的受试者中保护效力为97.2%,年龄≥80岁为 91.4%。有关持久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疫苗的保护效力在 4 年内无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在首次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10 年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比接种前分别高 6.0 倍和 3.5 倍,预测接种后 20 年,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仍高于接种前的水平。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
50 岁及以上的成人为预防带状疱疹可接种。接种过水痘疫苗,包括从未患水痘但有过隐性感染的人群可接种。由于带状疱疹有复发的可能性,建议有或无带状疱疹病史的患者均可接种。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禁忌人群
对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或注射后产生严重过敏反应者;带状疱疹发病期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接种前 24 小时使用了特定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的患者;接种疫苗后 14 天内也应避免使用上述抗病毒药物;患有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时应推迟接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或者任何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因可能发生出血反应,不应接种疫苗;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这些人群接种本品应谨慎考虑潜在的获益和风险。
此外,疫苗适宜人群以外的朋友们,建议通过适当运动、调整饮食来增强免疫力,平日保持良好的心情,远离疾病。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71.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