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没效果所以中医都是骗人的?我们拒绝背锅
很久没在新浪微博上活跃了,只是潜水且极少发表评论。记得有次看到我经常访问排名第一的博主说自己孩子感冒发烧不去医院,因为医生肯定会开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还表达了不相信中医,开这个药就是无良医生为了赚钱。
Emmm,要是平时看到类似言论我就自动屏蔽不想争辩了,但这位博主的其它方面言论我大多都赞同,个人非常喜欢她,所以在评论中将当时正在读的某本中医书籍拍照上传,且说明小儿豉翘就如同文中的清开灵,此药是不对证(中医中的“证”不同西医症状的“症”)所以没效果。
本来没有期待她的回复,只是自说自话被冤枉心有不甘。没想到这个大V竟然回复了我:“我错了,中医太牛了,这里面说的话我竟然一句都看不懂!”我理解了大多数人对中医盖棺定论的原因,是因为了解得太匮乏,容易被一些图谋不轨之人带节奏。
在我出门诊时也有不少人一听吃中药就抱有排斥心态(因为理解所以我也不强求),还有一些人会直接问:“那你要给我开什么药?”,真是令我一时语塞,可能他们希望我在判断出病名后立即说个中成药吧。
然而中医本身诊疗思维和西医就不同,西医辨“病”,对症下药;中医辨“证”,审因用药,将人看作整体,调节的是身体阴阳平衡。比如皮肤病的患者来就诊,我判断出是哪种皮肤疾病后,并不能立马开出中药,因为中医还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还没有问情身体情况(下图附中医十问歌),没有望舌象、切脉象,无法辨证,怎能轻易说出我要给您开什么药呢?
还有些患者嫌中药麻烦,想直接吃中成药,但证型较复杂的患者也着实令我为难。中成药一般只是根据某一证型的大方向用药,而个人体质不尽相同,个人认为单纯某种中成药虽解决大方向的问题,却无法细化,总令我有种“明明可以更加精准治疗,却要选择模棱两可的办法”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本身可用的中成药种类也少,除非恰巧十分对证,否则我几乎不开中成药。
现在许多中医院都拥有配方颗粒药房,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在熬药上,且比代煎效果好,对中医来讲是很大的进步,个人认为效果和自己煎煮差不多,但也有人认为缺乏了煎煮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此问题有待商榷。
每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患者解释从中医来讲这个病是什么原因、什么证型、治疗原则,中医的五脏六腑和西医的器官不可同日而语,中医思维和西医是思维的差异,确实是个难题啊!所以中医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消除误解,还需要走很长的道路。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68.html


缙哥哥
中成药没效果?现在几个西医不开中成药?效果实打实,尤其是痛经,西医更无解……感觉那些人发这种话题都是吸引噱头引发讨论。
Nono@缙哥哥
有些人一看是中成药就说骗人的,不会去拿。确实是西医全在开中成药
缙哥哥@Nono
所以不信中医,纵欲淫不自珍重者不治。
缙哥哥
颗粒剂我认为确实没有煎煮的好,毕竟颗粒剂站立在成分的理论之上。而中药讲究的是阴阳,讲究的升降,讲究的性,是一个整体的观念。而颗粒剂由于新剂型,价格比中药又翻了一倍,所以在临床门诊上,无特殊需求,或者小孩剂量过低,蒸都麻烦的情况下,很少开颗粒剂,毕竟大多数病人都不富裕。最近三四个月药材涨价好多啊啊啊啊啊……
Nono@缙哥哥
颗粒剂也分不同厂家哈,也分不同的药,有的最后还比饮片便宜呢。而且现在很多人也不愿意花时间熬药。其实我上学时颗粒剂就已经盛行了,很多专家都经常用。你说的升降浮沉的问题确实要考虑到,颗粒剂只是备选。
缙哥哥@Nono
几个月到两三岁的比较喜欢用颗粒剂,在医院医馆,小剂量的贼难熬,大人蒸煮药材又不会考虑细节(先煎后下……),再者家长只在乎结果。这个时候颗粒剂就成了首选了,颗粒剂比饮片便宜的情况在于颗粒剂生产的材料就比较便宜,不会去使用道地药材。所以跟道地药材或者精选饮片比起来,颗粒剂就便宜不少。
缙哥哥
中成药我也喜欢用,主要是方便,且价格便宜。近几年解表药涨价,简单的感冒开个中药都要一二十块钱一付……这个还是起步价,再加上熬制……而中成药基本上几块钱就能搞定。
Nono@缙哥哥
现在疫情,感冒中成药我们都不让开,唉,但直接开处方就可以不分什么诊断了~
缙哥哥@Nono
这确实,就是现在饮片太贵了……
城南牧野
在几百年前,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我们都是吃草治病。
我们现在还能喘气儿的人,都应该感谢植物,跪拜!我说过豆类是中国人的亚母,所有其它所有的植物都是我们的季母,听起来像后妈的感觉……
Nono@城南牧野
亮娃子日志
中药还是比较凶的,虽然见效慢,但是却可以治本,但是我不太喜欢自己熬制,那味道实在太大了
缙哥哥@亮娃子日志
见效慢是误解,只是有些没有对症,如果对症见效极快。比如发烧,如果对症,能迅速解决不反复。至于煎煮不喜欢,现在都可以代煎了。
Nono@缙哥哥
很多人说代煎的普遍比自己煎出来的稀,味道也没那么浓烈。
缙哥哥@Nono
首先代煎的都是只煎煮一道,而在中药煎煮的时候需要两道合一。其次代煎有多余的不会给你浓缩,直接就倒了。
Nono@亮娃子日志
见效快慢分不同情况哈,西药有的也慢,跟疾病本身性质也有关系。确实感冒之类的如果对症,一剂就药到病除
不凡
以前每次感冒咳嗽,我爸给我买西药吃,没有效果反而越咳越严重,有时还咳出血,我外婆听说我咳嗽很严重,在中药房给我买了副中药,喝了后大概一个多小时见效了,咳嗽不严重,好了一大半。这几年感冒咳嗽已经不吃药了,改喝红茶了,连喝五六天红茶恢复的差不多了
Nono@不凡
哈哈 我是刚发现有感冒的迹象就喝适合自己的中药,一般1天内能好
Nono@Nono
有木有发现每个引号都是这样?我也不知为啥好像WordPress默认引号都这么倾斜的
2broear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到现在反而迷信了,当今国内社会越发无知啊。
Nono@2broear
是的,无力吐槽,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