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煎服

俗话说得好,“中药三分靠药,七分靠煮”。煎服中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人认为煎中药很简单,找个锅煎煮一段时间就可以服用了。其实,中药要煎服得法,才能让药效得到良好的发挥。

清洗中药材会降低药效

很多人觉得中药材很脏,上面布满灰尘状的杂质,所以在煎煮中药前会习惯性地进行清洗。殊不知,这种做法,洗掉的正是药效。

从药店和医院买来的中药,其实经过一系列加工和炮制过程,专业人员早已对其进行清洗和去杂,以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所以,从正规渠道购买的中药材,在煎煮前不需要再进行清洗,避免影响药效。

煎药最好使用传统锅具

通常来说,砂锅或者瓦罐适合煎煮中药,不要用铁锅或者铝锅,避免金属锅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在煎煮中药之前,可以先在锅中将中药用冷水浸泡一会儿,因为水温太高也会降低药效。水位没过药材 3 ~ 5 厘米即可,浸泡时间为半小时到 1 小时,让中药充分吸收水分。浸泡药物的水不要倒掉,可以直接用来煎药,更换新水,会流失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煎药用水有讲究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常用水源,但煎煮中药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会用到氯气,在煎药时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可以选用纯净水或白开水煎煮,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成分的损失。如果药材比较吸水,可以在水位下降之后,适当添加纯净水或白开水,继续煎煮。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一次性把水加足,如果中途加水,次数也不要过多,加水后,水位没过药材 2 ~ 3 厘米即可。

不是煮得越久,药效越好

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大火、急火);待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小火、慢火)。用文火的好处就是既能减少汤药的挥发,又能最大程度地析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但是,有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在煮沸后仍需用武火接着煎煮。

煎药的时间一定要遵医嘱,药物不是煮得越久药效越好,煎煮时间过长,同样会影响药效,而且药汤太浓,也可能会造成饮用者出现恶心和反胃等症状。除了注意火候和时间,还要观察煎药过程中的其他情况,需要经常搅动,防止药材煎煳或者煎干。如果发生药材煎干的情况,不能加水重煎,煎干的药要直接丢弃。

服药期间注意忌口

汤剂的服用次数视病情而定,一般疾病可每日服用 1 剂,分为 2 次或 3 次服用。如果病情严重,也可每 4 小时服用 1 次,目的是提高药效。煎好的汤剂在饭前 1 小时服用即可,如果是对胃肠道刺激性强的药,也可在饭后服用。大多数汤剂都是温服,个别汤剂可选择凉服。

服用中药应该严格忌口,否则会影响药效,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中药在服用前的半小时内及服药后的 1 小时内不能吃东西,尤其是不能吃水果和蔬菜。食用这类食物,身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中药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寒性的食物,如香蕉、柿子、梨等,会加强对胃的刺激,所以服药期间不宜食用这类食物。萝卜具有消食和下气的作用,会降低很多中药材的药效,所以服药期间也不宜食用萝卜。

不通药理,切莫自医

中药历来都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意思是指某些药物合用后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所以,民间偏方不可盲目信从,如果不懂药理,不要自医。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又有慎用药和禁用药之分。慎用药包括桃仁、红花、附子等;禁忌药包括水蛭、三棱、麝香等。这些药物会对胎儿有伤害,甚至有堕胎的危险。

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中药固然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效果,但也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比如禁食生冷、辛辣,禁烟酒;对于年轻人群来说,要少喝咖啡,同时要讲究营养均衡,不可盲目滋补;对于爱茶人群来说,服药期间,禁忌饮用浓茶,茶水中含有鞣酸等物质,会对药效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中药的应用逐渐趋于年轻化,老年人对中药煎服多有一定的经验,药理知识略通。而年轻人对于中药煎服还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是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对中药缺乏足够和清晰的认知。《医学源流论》中提到“煎药之法,最宜深耕,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中药煎煮的质量和服药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好坏。中药煎服讲究“忌将就”,方法正确,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同时要确保服药的安全,守护健康的屏障。

中药用量

是药三分毒,服药不可贪多,中药并不是完全安全、无害的,药量过大,会造成诸多不良反应,甚至威胁生命。服药的同时,要区分成人和儿童的留取量,成人一般取 300 ~ 400 毫升,儿童药量取200 ~ 300 毫升即可,少量多次服用。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711.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