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一位患者近来总是感觉外阴痒,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提示有“尿道炎”“阴道炎”。进行一系列的抗炎治疗后,炎症指标虽然恢复正常水平,可是外阴瘙痒症状却始终没有缓解。妇科医生了解她的情况后,仔细研究了她的化验结果,发现她的炎症表现并不严重,但尿检中的葡萄糖含量较高。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又到内分泌科就诊,最终明确了“糖尿病”诊断。经过规范降糖治疗结合中药口服,患者的血糖稳定下来,外阴的瘙痒症状也得到了缓解。事后,患者表示十分困惑:自己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只是外阴瘙痒,怎么就成了糖尿病?
糖尿病和外阴瘙痒
出现“外阴瘙痒”,很多人容易想到妇科病。实际上,不论男女,因为“外阴瘙痒”而发现糖尿病的患者不在少数。常年高血糖,同样会导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升高。
第一,高血糖容易使患者皮肤黏膜处于慢性脱水、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患者皮肤黏膜的腺体分泌明显减少,致使皮肤黏膜干燥而瘙痒。
第二,高血糖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容易引起瘙痒等不适。
第三,正常状态下,阴部的弱酸性微环境对局部存在的细菌有抑制、调节作用,可避免炎症产生。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状态使阴部的微环境受到破坏,局部菌群失调,更容易
发生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感染。糖尿病患者的阴部瘙痒及炎症感染较一般人更容易迁延反复,常规治疗不易痊愈。而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阴道黏膜萎缩、正常分泌物减少,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外阴局部瘙痒及炎症感染。
止痒,不仅仅是清洁外阴
及早检测血糖
不论男女,当反复出现外阴瘙痒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时,均应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糖尿病。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通常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 6.1 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在 7.8毫摩尔每升以下。如出现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也需积极接手相应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浸洗或冲洗会阴部,但无须过度使用清洁剂,以避免破坏局部微环境,引起菌群失调。可选用透气、合身的棉质内裤。尽量不穿过于紧身的裤子,避免久坐不动,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
规范抗感染治疗
发生阴部瘙痒应明确是否为感染引起,并及时做细菌培养等检测,以明确致病病原体种类,选择其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使用后应定期
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了就自行减药停药,这样往往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并极易产生耐药菌而降低治疗效果。
对症止痒
如血糖平稳、感染控制后,瘙痒症状仍较严重,可酌情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也可以辨证使用燥湿、清热、健脾、养血、疏风等口服中药。如阴部瘙痒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相关,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含雌激素的乳膏。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1716.html


缙哥哥
中医角度就是暴饮暴食伤及脾胃,湿热下注。反正怎么都能概括出来……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