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草之王“人参”的一些误区

作为家喻户晓的中药材,人参被很多中国百姓奉为养生及“救命”的必备良药:熬夜疲劳时嚼嚼人参片提神,大病初愈服用人参滋补身体。中医将人参视为“百草之王”,还是短暂休克的“回阳救命丹”,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有效的对抗疲劳。

但人参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越是药性强的药物,越要在服用时注意自己是否正确使用。现在流传较广的一些观点其实是养生误区。

误区一:参龄越久,药效越强

人参形似人体,被认为是可以续命的中药材,参龄越老越好。影视剧中常常有“古代的富贵人家重病时用千年老人参续命”的剧情,有病时用人参调养身子,没病时也会拿人参来强身健体。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花多倍的前买参龄久的人参并不能获得相应倍数的疗效。即使是千年老人参,其所含的人参皂苷含量是不会逐年增加的,买千年老人参只会多花钱。

误区二:人参适合每个人进补

只要是疲劳乏力,都可以吃人参来改善,其实是一种误区。人参这类补品并非人人适合,只适用于久病元气虚弱、气短神疲、大汗大泻之人来补元气。

因为人参本来就是大补元气的温性药物,药性强。如果身体有热证和实证,并不适合服用人参。有些祖辈喜欢给孙辈人参这类补品吃,认为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但身体太弱的孩子吃了人参反而虚不受补

误区三:只要气虚就吃人参

虽然人参可以补气虚,但是各种类型的气虚补充那种参是有讲究的,不能机械的只认人参,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才是正确。

气虚严重的吃野山参,单纯气虚的吃生晒参,气虚偏寒的吃红参,气虚偏热的吃西洋参。如果不确定自己属于哪种气虚,不妨让中医生帮你辩证分析,指导你吃人参。

误区四:吃人参肯定上火

“吃人参上火”是公认的一种说法和看法。实际上,这种观点极其偏颇,是对人参的最大曲解和误解。许多人吃人参上火,主要原因之一是过量了。人参的药力大,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不能超量服用,否则适得其反,出现流鼻血、生口疮等症状。

那吃人参每日定量多少适合呢?鲜参和干参不一样,园参和野山参不一样,体弱的和体强的不一样,老年人跟年轻人不一样,滋补和治病不一样,轻症和重症不一样,只吃一次和天天吃不一样。

误区五: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和西洋参

这个误区主要是受韩剧等韩国对外文化输出影响。中国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西坡及余脉,高丽人参主要产区在长白山以东和以南余脉,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不大。我国专家曾用中国红参和韩国高丽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红参各项指标含量大多高于和接近高丽参。还是回到我们前面所说的观点,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参才是正确的方式。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431.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