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皮肤紫癜

紫癜这种皮肤疾病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很多人容易产生误解,以为是皮炎、湿疹类的疾病。最有效的辨别方法:紫癜不同于红斑,给予压力后紫癜不变色,因为紫癜是红细胞的外渗而不是血管的扩张,是红细胞自血管内向皮肤、黏膜渗出。表皮的颜色可变为紫红色或棕红色。根据面积大小,紫癜可分为瘀点、瘀斑和血肿。发生紫癜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血管系统病变和凝血机制障碍两类,皮肤科常见的紫癜性皮肤病为血管系统病变。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紫癜。

过敏性紫癜

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毛细血管的血管炎。

发病病因及机制

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等致使体内形成IgA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发病前多有前驱症状,如头痛、发热等,典型表现为皮肤可触及性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部分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常反复发作,病程通常在6-16周。

治疗

积极寻找可能的病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运动。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择抗组织胺、维生素C、钙剂等。

药物性紫癜

为药物引起的以紫癜为主要症状的中毒表现。常见药物有:阿斯匹林、消炎痛、别嘌呤醇、重金属盐、吩噻嗪类、磺胺药、青霉素、奎宁及香豆类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机理除药物性免疫复合物损伤小血管,使血管脆性增加外,部分与药物抑制血小板生成,药物性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增加及药物干扰血小板功能有关。

临床表现

紫癜仅表现为四肢皮肤瘀点或瘀斑,一般不伴其他异常出血。血小板数一般正常。

治疗

停用药物,加强排泄;重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极为严重者,危及生命需输血治疗。

湿疹样紫癜

也称瘙痒性紫癜,以瘙痒和紫癜为主要特征。

发病原因及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临床表现

多发于成年男性,好发于春、夏季。皮损开始于踝部周围,出现点状红斑及紫癜性斑疹,呈橘黄色,边界清楚。然后向上蔓延,数周后可累及小腿及全身,自觉瘙痒,皮损以衣服摩擦处最严重。由于剧烈瘙痒,皮肤常发生苔藓样变。病程3~6个月,可复发。

治疗

局部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全身治疗:可选择抗组织胺,维生素C、K,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老年性紫癜

又称老年性日光性紫癜、光化性紫癜,是由于老年人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的无自觉症状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由于老年性退行性变化以及暴露部位长期受到日光照射,皮肤下脂肪萎缩,皮肤变薄、松弛,皮肤的缓冲保护功能下降,周围小血管失去支持并且缺乏弹性,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渗,形成紫癜。

临床表现

好发于暴露及易受外伤的部位,如手背、前臂伸侧、上胸V字区、小腿、前额等,偶尔发生于面部,可于眼镜同鼻背接触部位对称发生,多发生于轻微外伤、压迫后,亦可自然发生。

皮损为线状或几何图形样暗紫色淤点或淤斑,边界清楚,可伴表皮破损,皮损区无肿胀、皮温升高、疼痛等炎症反应,患者亦无自觉症状。皮损颜色很少变化,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可复发或出现于其他部位。

治疗

注意避免摩擦、外伤;口服维生素C、E、K等药物。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488.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