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皮肤照射激光器

激光器是治疗皮肤疾病以及皮肤美容非常重要的工具,几乎每个皮肤科都有直接照射于皮肤的无创激光。今天介绍最常用的两种:氦氖激光和半导体激光。

激光的产生依赖于不同的激光工作物质,或称之为激光介质。按照激光工作物质物理特性的不同,常常可以把激光器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等。常见的气体激光器有氦氖激光器、CO2激光器;常见的液体激光器如脉冲染料激光器;常见的固体激光器有红宝石激光器、翠绿宝石激光器、Nd:YAG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

氦氖激光(He-Ne laser)的波长为632.8nm,属于低功率激光。

作用

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加快吸收,减轻充血和水肿等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加速致痛化学介质的吸收,起到镇痛作用。

原理:能够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粒细胞移动,增加溶菌酶和淋巴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吸收,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和减少5-羟色胺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适应证

皮肤溃疡、斑秃、带状疱疹及后遗痛、毛囊炎等。

禁忌证

光敏性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感染等。

半导体激光

半导体激光有时也被翻译成二极管激光,它能发射波长为800nm或者810nm的红色激光。

作用

可抑制或降低炎症有止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组织修复、生物调节。

原理:通过生物刺激效应,促进皮损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刺激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加快皮损处创面的愈合,同时对受损神经发挥抗炎、修复、镇痛作用。此外还能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降低其兴奋性,减少5-羟色胺的生成,增加吗啡样物质的释放。

适应证

带状疱疹、湿疹、疱疹、药物过敏性皮炎、毛囊炎、皮肤感染、蜂窝组织炎、疖肿、脓皮病、褥疮、足癣感染、痤疮、丹毒、伤口感染及愈合不良及手术后、溃疡(如糖尿病及静脉曲张所致者)、甲沟炎、酒糟鼻、血管炎、冻疮等。

新型技术:激光针灸

当今,科学家经过研究,在古老的针灸基础上,又发明了激光针灸。我国自1978年开始用激光针灸穴位麻醉进行手术,并先后应用于甲状腺、胃、妇产科、口腔等手术,效果显著。在国外,外科医生对针灸也很感兴趣。德国、俄罗斯、美国、奥地利、匈牙利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对激光针灸的研究,甚至掀起了激光针灸热。例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了针灸研究所,每年有10000~15000人接受针灸治疗,其中激光针灸治疗占30%。

激光针灸的原理是,激光聚焦后照射人体穴位,获得针灸效果,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止痛物质的产生,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通常,用氦氖激光和半导体激光可治疗失眠、遗尿症、小儿腹泻、过敏性鼻炎、肩周炎、近视眼等。如用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可矫正胎位。科学家们还发明了一种激光针灸治疗仪。这种新型的激光治疗仪器,能输出30毫瓦或60毫瓦的半导体激光,波长830纳米。临床实践证明,它在神经学、皮肤学、风湿学、运动创伤学等领域有许多重要应用,正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相信它的 “诞生”,将会为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506.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