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膏药后的接触性皮炎
一些人腰腿疼痛贴膏药后出现局部的红斑、水肿、瘙痒等情况,是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所引起的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接触性皮炎怎么诊断
1.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病史,皮疹发生部位常在接触刺激物处。皮疹形态常依接触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接触固定有型致敏物时,常为边缘清楚,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如为非持续固定接触的刺激性物质,则边缘可没有清晰边界,但在接触范围内常以红肿、水疱或大疱、糜烂甚至坏死等皮损出现。
2.有瘙痒和烧灼感,严重时有痛感、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有自限性,某些致敏物所致轻症皮疹,可于除去原因后1~2周消退。致敏原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中医外治接触性皮炎
治则治法针对接触性皮炎不同皮疹特点,外治原则和方法不尽相同,需要根据皮损情况制订外治策略。
调剂要领:将药物研成细粉,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混匀药粉于药杯中,加入生理盐水或纯净水,调成比牛奶略稀的稀糊状即可。
使用要点:每次湿敷完毕后,先用纱布轻轻蘸干残留的药液,再用无菌医用棉签或无菌毛笔蘸取调好的药物,均匀涂抹至皮损处,且涂抹厚度以隐约能看见皮损为度。涂抹太薄,影响疗效;涂抹太厚,导致干裂不适,影响皮肤恢复。
初期:三黄洗剂
组成:大黄15g,黄柏15g,黄芩15g,苦参15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痒。
适应证:接触性皮炎初期,皮损见潮红肿胀、水疱无渗出者。
方解:大黄、黄柏、黄芩苦寒之品,清热解毒;苦参苦寒,外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渗出多:解毒止痒汤
组成:马齿苋60g,黄柏40g,苦参30g,野菊花40g,蒲公英30g,车前草15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适应证:接触性皮炎,皮损见红肿、水疱、糜烂、渗出较多者。
方解:马齿苋、野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共为君药,以求退红消肿之功;黄柏苦寒,其气峻下,清热消肿;苦参清热燥湿止痒;车前草清热利水渗湿。
渗出少:黄连解毒散
组成:黄连10g,黄柏10g,大黄1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解毒。适应证:接触性皮炎,皮损见红肿、水疱、糜烂、渗出较少者。
方解:黄连、黄柏苦寒燥湿解毒,大黄活血解毒,共奏清热解毒之功效。
湿敷后:甘草油
组成:生甘草5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护肤。
适应证:接触性皮炎,皮损见红肿、水疱、糜烂、渗出者。于中药湿敷后使用。方解:生甘草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药味简单,制备成药油其保护润泽之力更强,辅助恢复皮肤功能。
调剂要领:将甘草研细,兑入20ml香油中,搅匀即可使用。使用要点:使用前应将甘草油摇匀,用棉签涂于患处,每日2次。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626.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