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之过山车

说起过山车,我最佩服的要属“国民过山车之神”——迪丽热巴,反复看过她在某综艺中淡定地坐在过山车上做任务,旁边男艺人已经痛苦到面部扭曲。而我身边也有几位可以说是过山车之神,认为北京欢乐谷的过山车都可以N刷。比如我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同事,我们曾经一起去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刚一进门她就玩儿了垂直过山车,让这辈子都不敢上过山车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地说我们分开游玩吧,我自己去玩儿了儿童乐园的一些游乐设施,我俩再次集合时她已经刷遍了十环过山车、火箭过山车等等园区内所有的过山车。最后她陪我玩儿了一种叫“大草帽”的大转盘,几乎在平地上一直旋转,我玩儿得十分开心,她下来后说简直头晕,比过山车难受多了。

小的时候在太原姥姥家附近的迎泽公园里和表哥表姐体验过一种系上安全带把整个人缓慢倒过来的设施,我只感觉血液全部直冲巅顶,濒死感步步逼近,并发誓以后再也不坐把人倒过来的东西。所以之后无论去哪个游乐场,只要看到身体会倒置的项目我都严词拒绝。但挺多朋友都说过山车真的很好玩,我还是有过几次试试的冲动。但跟他们说起我坐海盗船、跳楼机这种失重项目时整个后背发麻、下肢瘫软的感觉,尤其是跳楼机让我倍感煎熬,度秒如年,他们都表示自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想每个人对失重的体验感可能不尽相同,便萌生查查此类文献的兴趣。

在一篇分析近期北京环球一名游客在“霸天虎过山车”区域猝死的公众号报道中提到:有的人为了玩过山车等项目,排队3小时游玩3分钟的大有人在,也有的人则避之不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史宇介绍,乘坐过山车带来的“惊吓、刺激、恐惧”能引发人体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导致肾上腺素释放,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这时候身体会释放大量多巴胺和内啡肽,使人的愉悦感增强。史宇表示,不同的人群对刺激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吃辣椒会得到类似的愉悦感,有的人通过解决难题、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也能有与过山车类似的愉悦感,所以按照自己适合的“刺激度”选择挑战就好。

这么说来,我从小就不能吃辣椒,但上大学后经过舍友的锻炼也逐渐可以吃一些,那乘坐过山车是不是也可以靠练习呢?(但没啥必要)

每个人前庭器官敏感度不一样。前庭觉专业上的定义是当身体移动时,借由头部位置的改变,侦测速度感与感受身体是否保持平衡的感觉。失重适应性训练是在地面上创造或模拟失重环境,或模拟失重状态下人的某些生理反应。例如失重飞机飞行训练,即用高性能失重飞机做连续的开普勒抛物线飞行,可以反复产生失重环境,用于航天员训练。除失重飞行外,还可以进行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利用转床进行体位改变的训练,可以模拟失重时血液往头部转移引起的生理反应,使航天员体验和适应失重条件下血液重新分布和由此产生的各种效应。该训练能使航天员了解和熟悉失重环境,并掌握失重环境下的运动及各种操作技巧。经实践证明,前庭功能训练可以增强航天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通过主动训练(弹跳网、滚轮、旋梯等多方向自体旋转运动)和被动训练(秋千、转椅)相结合,提高前庭器官对运动刺激的耐受力,避免或减轻航天运动病的症状,是预防航天运动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飞行员航天员去游乐园坐过山车的感觉就是“又要上班”了吧~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681.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