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及治疗引起的皮肤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相关皮肤病
糖尿病足综合征( DFS )
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机械性创伤在糖尿病足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占糖尿病患者的15-25 % 。大约四分之一的DFS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和骨髓炎,可能导致截肢。有研究表明,这些患者死亡率较高,因为50%的患者在截肢后3年内死亡。常见于足底和足趾尖。
糖尿病的手部综合征
糖尿病的手部综合征与糖尿病足综合征类似,糖尿病也可能引发手部肌肉骨骼疾病,如关节活动受限( LJM )、迪皮特朗氏病( DD )和腕管综合征( CTS ) 。LJM以手小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厚、僵硬为特征,导致手指伸展受限,约30 - 40 %的糖尿病患者存在。DD是由纤维化及随之而来的掌筋膜增厚、缩短,导致屈曲挛缩,约在16 ~ 42 %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CTS临床表现为手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丧失、感觉异常或烧灼感。CTS发生在约14 %的无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和高达30 %的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患者。
胫前斑点
胫前斑点,约40 %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胫前斑点,可能是由于轻微的创伤所致。本病多出现于下肢及老年男性。临床发现无症状红斑性大疱或丘疹,生长迅速。病变有反复发作的过程,但自行好转。愈合后形成棕色营养不良性瘢痕。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感染
细菌性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囊炎、脓肿和闭塞性脓疱。b-溶血A组链球菌可引起深脓疱疮和蜂窝织炎、丹毒。坏死性筋膜炎是链球菌感染的少见并发症。Fournier’s坏疽累及会阴或生殖肛门,致死率较高。恶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侵袭性细菌耳科感染,具有致死性。感染通常从无症状开始,并引起耳痛伴脓性分泌物。在复杂的情况下,它可以累及到颅骨周围的软组织和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和脑炎。
真菌和念珠菌皮肤感染
与细菌感染相比,高血糖引起的皮肤改变更易导致真菌感染。念珠菌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影响皮肤和黏膜。复发性念珠菌病是糖尿病的重要标志,它能在某些情况下识别糖尿病前期状态。临床上表现为瘙痒性红斑性皮疹,从小水疱进展为裂隙、浸渍。黏膜感染表现为白色丘疹、斑块及红斑糜烂。真菌性甲沟炎也很常见。
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感染,如皮肤癣菌病或甲真菌病,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很常见。由于足癣与微裂纹相关,它可能在继发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如上所示。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仔细诊断和治疗癣。最常见的皮肤癣菌为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副平滑念珠菌病。耳鼻咽喉真菌感染可引起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疾病,称为鼻脑毛霉病。
抗糖尿病治疗的并发症
皮肤反应
胰岛素持续应用可引起某些皮肤反应,如脂肪增生、脂肪萎缩、局部感染、皮下结节或胰岛素过敏等。脂肪增生是皮下胰岛素治疗最频繁的局部反应,影响约27 %的糖尿病患者。病理表现为局部胰岛素注射部位脂肪细胞肥大,可能与胰岛素激活脂肪细胞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软组织脂肪瘤样结节,大小不一。这种常见并发症还影响胰岛素的局部吸收,影响降糖治疗。另一方面,脂肪萎缩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以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组织萎缩为特征。确切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应该免疫介导的反应有关。胰岛素过敏表现为局部症状或全身反应,取决于其潜在的免疫机制,可能是IgE介导的、注射胰岛素后立即发生,也可能是迟发型,导致局部或全身湿疹。局部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或湿疹,注射部位有红斑、丘疹和水疱,伴有瘙痒。全身表现可能包括荨麻疹和血管水肿、掌跖瘙痒、播散性瘙痒和潮红。罕见的呼吸困难和低血压等危及生命的全身反应病例也被报道。
口服药引起的皮肤反应
口服降糖药会引起全身反应包括多形性红斑、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过敏性药疹和光敏性皮炎,但发生率低。磺酰脲类衍生物,例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是最常见与皮肤反应相关的药物,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过敏,例如光敏性反应、苔藓样或银屑病样药疹,也可引起罕见的寻常型天疱疮。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其诱导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银屑病样药疹已有报道。阿卡波糖通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而发挥作用,已被报道可能是渗出性多形红斑和泛发性脓疱病的触发因子。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747.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