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人的美白历程
国外
皮肤美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钠盐或白铅美白。
公元前2000年,古希腊人使用白铅涂面。底比斯墓地出土的一具3500 年前的木乃伊头像上,显示了使用漂白剂而引发的外源性黄褐斑表现。
公元前200年,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古希腊人使用蜂蜜和橄榄油以提亮肤色。古罗马人使用一种由白色粘土、碳酸钙、白垩、粉尘、醋组成的名为“Cerussa“的混合物,作为流行的皮肤漂泊产品。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用白铅、汞等美白在欧洲十分受欢迎,但同期也已发现了重金属毒性作用。
国内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有使用红蓝花制作胭脂作为化妆品,开始有了美容的理念。
在距今2700多年先秦时期,古代女性使用以油脂、植物精油、朱砂及以方解石、霰石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用于美白(山西省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M4、 M9铜盒内残留物)。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60多种“悦泽好颜色“的中药;在《五十病方》中记载了最早的美容药方。
春秋时期,女性开始使用白粉(米粉)敷面;男性贵族使用含有牛脂和钟乳石的混合物作为美白化妆品(陕西省芮国遗址男性贵族墓地出土的铜罐残留物,是中国迄今最早的男性化妆品)。
秦汉时期,开始使用铅粉用于美白,把固态的粉质称为锭粉,糊状的粉质称为水粉。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了“铅丹散“、”令面白如玉方“等大量美白验方。
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大量美白药物如白僵蚕、白芷、丁香等,大量的化妆品制作如面脂、手膏、澡豆等;以及食疗美白如冬瓜子、白萝卜、黄豆芽等。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美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形式不拘泥于中药内服、外用,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按摩、食疗、气功等方式,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
美白是从古至今爱美者不变的话题,美白方式的变化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毒性作用的美白成分被淘汰,也提示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重视美白的安全性。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764.html


城南牧野
有一些特殊“品种”:中国姑娘有一少部分是气死太阳的天然白。她们的白可比欧美白种人的红白要好看过了。我就喜欢天然白的姑娘,反感化妆品和靠手术的。
我觉得对白的追求,大多集中在亚洲人身上(包括埃及这样的身处非洲,近似欧亚的混血人种),他们的特点是说黑不黑,说白不白。古希腊人的肤色也没有现在白,是因为跟欧洲迁徙过来的人还没有完成大融合,还是有着地中海特色的。当然,上了岁数的欧美人也可能会追求再白一点,毕竟上岁数了可能没有年轻的时候白了。
Nono@城南牧野
我因为天然白小时候被我姐说不健康哈哈哈
城南牧野@Nono
她是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