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常见的胎记——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又称皮脂腺错构瘤,大多数为先天发生,偶有成人发病,是一种以皮脂腺增生为特点的附属器肿瘤,1895年由Jadassohn首次报告,新生儿发病率超过0. 3% 。因皮脂腺痣含不成熟的毛胚芽结构,在青春期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毛胚芽发生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成熟的皮脂腺,少数情况下可以分化为各种附属器肿瘤、上皮组织肿瘤或间叶组织肿瘤。

临床表现

皮脂腺痣在临床中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表现不尽相同。

婴儿期,皮脂腺痣通常很光滑,也可能隆起或呈疣状而表现为乳头状增生伴毛囊发育不成熟。

青春期,由于体内各类激素对皮脂腺和顶泌汗腺的影响,皮脂腺痣可以快速生长并更趋向于疣状改变,较大的皮脂腺痣也可伴有眼部和神经系统异常(皮脂腺痣综合征)。

中老年期,表皮多呈疣状,有时可见皮脂腺呈肿瘤样增生,病变处无大的毛囊,而仅见于病变周围 。

鉴别诊断

 

治疗

对于皮脂腺痣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无统一定论,因鉴于皮脂腺在自然病程中可并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因此建议青春期前预防性切除,这是一种推荐的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无法切除者必须对皮损定期观察,一旦出现短期内增大或破溃等表现,建议立即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一般不建议刮除、激光、冷冻等,无法彻底根除。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769.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