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针具的选择
火针值得被安利,当仔细了解会发现其中涉及的知识非常多。
火针的分类
火针是一种传统的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历代医家的火针针具均用特殊金属制造。《针灸聚英》记载:“世之制火针者,皆用马衔铁……此针惟要久受火气,铁熟不生为上”。说明当时金属材料制造已经比较成熟,但工艺水平尚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质的不断提高,工艺的不断改善,到近代使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制作工艺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类特制金属材质火针储热好、散热慢,热力更为集中,治疗效果更好。
按针具粗细分类
有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和毫火针(纤细火针)。
粗火针
直径为1.1mm或更粗的火针。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痔瘘、淋巴结核、乳腺炎、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各种结节等。
中粗火针
直径为0.8mm的火针。适用范围比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较少的部位外,其他穴位或部位皆可采用中粗火针治疗。包括四肢、躯干等部位。
细火针
直径为0.5mm的火针,属细火针。主要用于头面部和其他肌肉较薄部位,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均宜用细火针。
毫火针(纤细火针)
毫火针,即纤细火针,为刘恩明教授创新火针疗法所用针具。直径在0.25~0.35mm之间,形同28号(ϕ0.38mm)~33号(ϕ0.26mm)的毫针。可用于身体包括脸面等各个部位,擅长用于穴位的留针。毫火针治疗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美容,疗效甚好。
按火针针体分类
有直线型火针、非直线型火针。
直线型火针
粗细有别,主要用于体内腧穴。
非直线型火针
包括曲形火针、环形火针、钩形火针、扁平形火针等。主要用于体表的烙割破放及美容等。九针中的铍针,属扁平型火针。前端呈剑状,顶端与两边为锋利的刃口,使用时将锋尖烧红,然后对病变部位进行灼割。主要用于灼割疣赘、息肉、皮肤瘤及切开引流、排脓放血等。
按针具材质分类
有钨锰合金火针、铁铬合金火针、钼金属火针、不锈钢火针、铜火针和特质金属火针等。
钨锰合金、铁铬合金、钼金属
这三种材质有一个共性,耐火烧,温度可达800多度。高温之下坚挺不弯,硬度强、不蚀不剥,不退火、不易变形、不易折、经久耐用,利于临床使用。但其导热系数大,热传导能力强,所以针体要有良好的隔热手段。同时,由于其导热能力强,其散热也快,容易散失热量,所以烧针之后,动作稍一迟缓,针体就会丢失热量,不但造成受针者疼痛,影响临床效果,还容易造成人体伤害。
不锈钢火针
经火烧过之时退火,变色,变软,且针体剥蚀易弯,不利临床的使用。因此不锈钢只能制作较为粗长的火针。
特制金属材质火针
特制金属材质的导热能力,不像钨锰金属那样迅速,因此这种火针储热好,散热慢,相对来讲,比钨锰材料制作的火针热力不易丢失,且更为集中,治疗效果更好。
按加热形式分类
有用火加热的火针、用电加热的火针和激光火针。
火加热火针
不管是使用什么物质引发的火源,油也好,酒精也好,燃气也好,凡用火源形式加热的火针均为用火加热火针。
用电源加热火针
要注意把电火针与电热针加以区分。电火针的特性是首先对针体加热至600℃以上,然后进针。电热针特性是首先进针,然后对针体进行加热,温度一般在30~60℃。
电热针
电热针仪的温度为稳定可调,用于穴位上的操作,为先将针刺入穴内,再进行通电以调节针的温度,并于体内留针一定的时间。其加温方法,或是将一组(对)导线分别接在刺入穴内针的针柄和针根部位后通电,或是为正负极两根或多根的组式电针,接线后通电。其温度均控制在患者能耐受为准。有的电热针在进针前加大电流,使针体颜色变红,温度达600℃,也可当作火针使用,对皮上的病灶进行点灼治疗。直热式耳电火针,掌上仪器,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临床效果非常好。是专门用于耳内和口腔内的火针,善用耳穴和治疗牙髓炎、咽炎等症,可与耳穴探测仪、耳穴火针导针器配合使用。
激光火针
激光火针疗法的治疗思路是巧妙地通过机体对激光烧灼穴位引起的应激反应,来改变病变关节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免疫耐受状态,因而疗效较好。激光火针疗法是传统火针与现代高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它集瘢痕灸、火针的优势于一身,而避其短,加之激光本身就具有消炎止痛的生物效应,所以疗效优于传统火针,而且病人无恐惧感,但术后皮肤易留下瘢痕。
按使用方法分类
有手动刺入的火针、机械刺入的火针。弹簧火针是机械刺入火针的一种,具有进针迅速,易于掌握深度的特点。钢城火针是鞍山王医师,在传统火针的基础上研制成的,针体有7种规格,直径为0.5~2.5mm。深浅可以控制,用起来得心应手。
按手柄隔热分类
有木柄火针、网状金属火针即盘龙火针、钳夹火针。
钳夹持火针,是针灸专家周楣声老先生用普通大头针作为火针的一种代灸针法。具体操作是用血管钳夹住大头针尾部不得晃动,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发亮,对准相应穴位,垂直刺入1mm左右,一刺即去。对同一穴位可点3~5下,呈三角形或梅花形,点和点之间不互相重叠。该法实为灼刺法,分为点刺和顿刺(又称按刺)2种,根据病情具体选用。多用于头皮、关节等皮下组织薄少之处。钳夹持火针的针,还可用外科直缝皮三角针。
按针体伸缩分类
有针体固定式的火针和针体活动吞吐伸缩式的火针。
伸缩式的火针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烧针的长短,以确定针体的伸出长度。这样有利于刺入时针体的坚挺和穴位刺入深度的准确。
按内外治用法的分类
有用于皮下和皮上的火针。
用于皮下的火针,主要是直形针,刺入穴内。用于皮上的火针,主要有曲形针,环形针,扁片等异形针等,进行皮上的烙割。
按使用次数分类
有一次性火针、多次性火针。
毫火针是一次性火针。对多次性使用火针,由于反复使用,需要随时养护。每次用过的针,养护时先用酒精灯烧一下消毒,然后再用最细的砂纸或砂布或研磨膏等来清理针体上的氧化层等附着物。对于变形了的针体,要恢复原形,随时保持针体的光洁度与干净无菌无毒。
按专用与非专用分类
有专用火针针具、替代火针针具和辅助性火针导针器具。
缝衣针、普通大头针、外科直缝皮三角针、注射器6号针头等,均属于替代用火针。对特殊部位,如耳穴的刺针,则需要依赖导针器具(耳穴火针导针器)来隔挡障碍,顺利刺针。
专用火针针具,有师怀堂改革的新九针,其中火针包括六种型号,即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火钗针。有贺普仁倡导的五针。贺氏所创“三通法”中之温通,是以火针为主,根据临床需要,从材料、造型、规格等方面对火针进行了创新。
火针所用材料是钨锰合金钢,根据不同规格和形状及治疗用途分为粗、中粗、细、平头、三头五种火针:粗火针直径1.1mm或更粗,中粗火针直径0.8mm,细火针直径0.5mm,各针针身长4cm,盘龙针柄长4cm,针尖呈鼠尾型;平头火针直径3mm,针身长4cm,盘龙针柄长6cm,针尖为光滑的平面;多头火针,为三针缠为一体,每针直径0.8mm,针身长4cm,盘龙针柄长5cm。有耳穴火针。分粗、细、平头三种,直径分别为0.8mm、0.5mm和1.2mm,长度均为35mm,木柄,铝铁铬三种合金材质制成,与耳穴火针导针器配合使用。
火针针具的选择
火针针具的选择与疗效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前必须根据病情或部位选用适合的针具。临床上该怎样选用火针的针具呢?这是火针疗法临床上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这可遵循以下两条规则:一是当割择割,当刺择刺,针形因症而取,即师氏所言:“因病而变,不可拘泥。”二是强者择粗,嫩处择细,软部择中,其粗细因人而从,即对老幼强弱之体,肌肉薄丰之处,下阴肛腹等松软部位,皮质粗细区别对待,择针而用。
粗火针
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淋巴结核、痈疽、囊肿、结节、下肢静脉曲张等。
中粗火针
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菲薄的部位外,其他的穴位和部位均可用中粗火针施术。
细火针
适用于肢体肌肉较薄的部位,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
平头火针
适用于内眼角赘生物、浅表溃疡、皮炎、老年斑等。
多头火针
用于点痣、血管瘤、内痔等。
毫火针
可用于各类人群的全身各部穴位及病症,刺针留针,随症而由之。
总之,审病察人,依症择具,从位施针,这是火针针具使用的纲领,是火针疗法的一个法则。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810.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