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病

蜱虫病是什么

蜱虫病,即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但是需注意,此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主要通过血液 、呼吸道传染)虽然此传播的几率较小,但是万万不能忽视。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虽然当时处理好伤口,但是一定要叮嘱患者,半个月内有发烧等情况时,要及时来复诊。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
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
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 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尿常规

蛋白尿、血尿、管形尿。 

血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史

1. 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
2. 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
3. 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

临床表现(如上)

实验室检测

1.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3)谷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转氨酶升高。
2. 血清及病原学检测  
(1)急性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M抗体阳性。(2)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4)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5)分离到病原体。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一)、(二)项和(三)项1项中的(1)、(3)。部分病例可能无法获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三)项1项中的(2),或(三)项2项中的(1)或(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三)项2项中(3)、(4)、(5)中的任一项。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840.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