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昼夜节律性
昼夜节律与皮肤的损伤修复
一方面如果破坏皮肤的昼夜门控节律,会导致过度增殖和延迟愈合。消除抑制转录的阻遏蛋白,则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失去抑制,过度增殖;反之,如果转录启动受损,则导致伤口组织修复过程受损,伤口愈合延迟。
昼夜节律与皮肤的过早老化
昼夜节律与皮肤的过早老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包括活性氧化应激、褪黑素的分泌、细胞的自噬作用等。
昼夜节律与活性氧和氧化应激
众所周知,活性氧和氧化应激的产生及氧化应激产物积累增加,会导致老化。有研究结果显示,生物钟失调导致表皮干细胞内NADH/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还原型辅酶I )比率下调,活性氧增加,表皮干细胞细胞正常生长、代谢、分化和能量代谢下调,对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弱,氧化应激产物积累增加,从而导致皮肤过早老化。
昼夜节律与褪黑素
褪黑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建立和维持皮肤屏障中发挥作用,它可以多种方式与各种类型的干细胞相互作用,包括刺激增殖、保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褪黑素的分泌受昼夜节律调控。昼夜节律紊乱,可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色素沉着发生和皮肤的过早老化。
有研究表明,夜间经常加班,办公室照明会影响生物节律,从而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发生色素沉着和过早老化;而优化工作场所照明后,可能促进了睡前褪黑激素的提早分泌。
昼夜节律与细胞自噬作用
自噬作用在人体主要作用是降解清除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和衰老的细胞器,维持细胞生理代谢机能,其活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皮肤,自噬会随着皮肤的过早老化而下降,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和表皮分化的动态变化。 自噬作用受昼夜节律影响,当时间节律性的丧失,相关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自噬作用可减弱或丧失,衰老加速,皮肤过早老化。
昼夜节律与皮肤疾病
在皮肤稳态相关的许多功能中观察到昼夜节律,包括水合作用、炎症。所以,炎症性皮肤病与昼夜节律之间有确切相关性,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既往都有报道。其中,以银屑病为代表。
昼夜节律与皮肤
有文献报道,局部肿瘤的存在会严重损害肿瘤相邻皮肤的生物时钟,并影响了局部皮肤相关功能,包括对光与热的接收、增殖、黑色素生成和DNA修复基因的波动表达。而反过来,发现时钟变化可能会影响黑素瘤的发育、进展和转移。
昼夜节律皮肤相关的其它研究进展
在皮肤,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具有昼夜节律性。遵循昼夜节律,对于预防皮肤过早老化、修复组织损伤,维持皮肤健康有积极意义。同时,治疗学上,基于以紊乱的昼夜节律时钟为靶点的治疗,为相关皮肤问题(如:组织损伤、过早老化、炎症性皮肤疾病和皮肤肿瘤等)提供了更多良好的可能性。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852.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