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防暑

最近降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让人感觉“又闷又热”。这种闷热潮湿的天气,俗称“苦夏”。在这种天气下,非常容易引发中暑,老年人身体含水量仅为青壮年的60%,更容易出现中暑。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是中暑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避暑降温,防止出现中暑。

一般来说,轻症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重症的患者可以出现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可出现肌肉损伤、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临床上有部分重症患者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老年人如何预防中暑

若外出办事或运动,尽量选择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餐或傍晚,避免10点到16点于烈日下行走。衣着尽量选择透气吸汗的材质,避免出汗的时候不能及时散热。运动控制好强度和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尽量选择柔和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和散步等,运动后记得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不要立即饮用冷饮。

夏至日长夜短,气温高,消耗大,老年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和调试。睡觉时不要正对风扇和空调出风口,室温控制在26℃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另外可以适当午睡,既可以充分休息,也可以避免午后最热的时间外出,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饮食方面,要多饮水,做到早起一杯水,补充夜晚丢失的水分。白天也要记得补水,不要等到感觉口渴了才想起要喝水,做到分多次每次少量饮水。健康老年人每天除正常吃饭外,要做到饮水1500-2000ml,不然会加卒中风险。

夏季饮食原则

夏天阳气盛于外,夏至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苦夏开始,人们一般都没食欲,影响饮食,过多的食用生冷的食物,伤胃败脾,所以为了避免中暑,饮食上遵循三个原则:清淡为主,切记贪凉,可以适当吃点苦。夏至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夏至之后饮食以清泻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可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宜清补。少荤多素,可以多使用蔬菜谷物,在果蔬中科多食用瓜类,比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可以生津止渴,也可以清热解暑。夏季在中医的五味中对应苦味,苦入心经,因此苦味食物有清热解暑,燥湿坚阴的作用,比如苦瓜,莲子,生菜等。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适当的喝一些防暑的汤和粥,比如绿豆粥,莲子汤,荷叶粥,丝瓜瘦肉汤,冬瓜排骨汤,可以起到清热解暑,养心安神,养胃生津。

 总之,老年人在暑热节气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戒燥戒怒。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在夏天进行预防性体检,提早发现隐匿性疾病,排除中暑隐患。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939.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