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术后色素沉着的成因与预防
随着医疗美容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求美者通过医美手段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然而,以激光为代表的医美操作,也会带来众多的不良反应。其中,医美术后色素沉着就是一种常见而棘手的并发症。
色素沉着及反黑的概念与成因
医美操作导致的色素沉着通常由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所致,学术名称为炎症后色素沉着(PIH)。PIH又称获得性皮肤色素沉着或炎症后黑变病,指皮肤炎症或损伤后导致的反应性、获得性色素沉着过度。临床上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外伤、手术、剥脱术及激光治疗等都可能诱发PIH。
PIH表现为皮肤上色素沉着过度的斑疹或斑片。PIH的临床表现是由表皮和/或真皮的黑色素过多或分布异常导致的。皮损形态与之前的炎症性皮肤病或损伤的分布一致。皮损可局限、广泛、边界清晰或呈边界不清的弥漫分布。PIH的颜色取决于皮肤中色素沉着的部位。当表皮出现过量的色素时,PIH往往表现为黄棕色至深褐色。相对的,真皮色素沉着多表现为深灰色或蓝灰色。
研究表明,表皮PIH是由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并氧化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或是发炎皮肤的其他炎症介质作用导致的。炎症介质可能刺激黑素细胞,使黑色素的产生增加,并将黑色素转移至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
“反黑”并不是医学术语,而是医美从业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种光电术后色素沉着的现象。反黑通常指使用光电治疗黄褐斑后色斑颜色加深、面积增大的现象。或者没有及时发现潜在的黄褐斑,由于光电治疗诱发了黄褐斑。
有创医美术后PIH的成因及风险因素
不同的医美操作,其形成PIH的原因不尽相同。以下介绍有创医美操作术后PIH的可能成因、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剥脱性点阵激光
剥脱性点阵激光在临床广泛应用,主要包括CO2点阵激光(10600 nm)和饵点阵激光(2940 nm)。点阵激光利用了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将光束转换为很多直径细小且一致的微光束,使得点阵激光损伤范围大为减少,创面愈合更快。但剥脱性点阵激光术后会形成创面,由于国人多为Ⅲ-Ⅳ型皮肤,容易形成色素沉着。
影响剥脱性点阵激光形成PIH的因素包括:肤色、点阵激光采取的能量和密度(激进或保守)、激光术后即刻反应的处理、创面是否护理得当以及是否做好防晒。
对于Ⅳ型(尤其是Ⅳ型偏Ⅴ型者)皮肤,要十分小心的操作剥脱性点阵激光。在点阵激光的参数设置方面,高密度比高能量更容易导致色素沉着。剥脱性点阵激光术后除皮肤破溃外,常有显著的红肿,提示炎症反应严重。此时可即刻外擦激素药膏,同时加强冷敷,有利于控制炎症,预防PIH。剥脱性激光的术后创面护理非常重要。创面护理的原则包括促进愈合、预防感染和防晒。其中,促进愈合最为关键。目前认为,湿性愈合为创面的最佳愈合环境。创面愈合的好,不易遗留PIH,也不易留疤。通常采用湿性愈合敷料来创造湿性愈合环境,必要时可配合外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创面愈合。
冷敷的技巧
注意是冷敷,而不是冰敷。通常在冰袋外包裹毛巾或棉柔巾或纱布进行冷敷,根据皮肤感觉决定冰袋停留时间,感到冰(≤15℃)的时候就应更换位置,最多在同一位置停留15秒。冷敷时间为每小时连续15分钟,之后要暂停。间隔45分钟后可继续冷敷,最多可重复4次(即4小时)。低温冰敷有可能导致冻伤,使得创伤加重,更容易遗留PIH。
化学剥脱术
化学剥脱术通常分为浅层剥脱、中层剥脱和深层剥脱。国内目前没有开展中层及深层剥脱术,其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中层及深层剥脱易遗留PIH。对于浅层化学剥脱术,通常不易形成PIH。但如果适应证选择不当、未排除禁忌证,或操作不规范,均有可能导致PIH。
对于化学剥脱术来说,肤色、防晒及患者的皮肤状态是PIH的主要风险因素。肤色及防晒自不必说,术前对患者皮肤状态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敏感肌、干性肌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术前一周有外用维A酸类药物者为绝对禁忌证,因为维A酸会导致皮肤变薄,耐受性变差。术中规范操作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是,在采用50%及以上浓度甘醇酸进行化学剥脱术时,如停留时间过长或者出现终点反应未及时中和酸液,均可导致PIH的发生。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950.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