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皮损的真面目

门诊中,环状皮损较常见到,这类症状虽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多分属于不同的疾病,所以必须加以鉴别诊断。

其中,最常见的环形皮损是体癣,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呈环状。

玫瑰糠疹的特征在于玫瑰色斑片,直径1-3cm,斑片的长轴与皮纹平行;有自限性,治疗主要减轻症状。

环状肉芽肿为慢性良性自限性肢端环状丘疹或结节性皮损。

结节病存在坚实无破溃又无自觉症状的皮肤损害,其外观与环状肉芽肿的病变相似。

汉森病可呈现一个或多个环形损害,颜色为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免疫区”。

荨麻疹也可表现为环状红斑,易消退、无鳞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SCLE)表现为曝光部位呈环状鳞屑性红斑样损害。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究这些环状皮损的“真面目”。

体癣

体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该病主要致病菌属于三个属:毛癣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癣菌。适宜的温度和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肥胖多汗、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等,都会促进体癣的发生。

治疗

治疗体癣相对简单,首先避免接触病原。外用和系统抗真菌药物均可。原则上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克霉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当局部外用治疗无效时,可短期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表现为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糠状鳞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续6-8周而自愈。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好发于女性,没有种族偏好;在春季和秋季期间更好发。初起损害是在躯干或四肢出现直径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红斑,有细薄的鳞屑,称为前驱斑,数目为1~3个。1~2周以后躯干与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常对称分布。开始于躯干,以后逐渐发展至四肢。

治疗

可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激素类制剂。严重病例可用UVA、UVB光疗或系统激素治疗。一般在3-8周消退,但有3%的患者复发。

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是以肢端环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良性自限性皮肤病。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等相关。临床分型为:局限型、泛发型、穿通型、皮下型;较少见的类型有巨大型、丘疹型、线状型、斑点或斑片状皮疹等。好发于手、足、手腕、足踝,也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瘙痒。

局限型环状肉芽肿最常见,表现为小的、光滑、质硬的丘疹。正常肤色、淡红色或紫色。皮损中心消退,周围排列紧密,形成环状,匐行状或弓形。泛发型环状肉芽肿发生在15%的环状肉芽肿患者中。皮损多散发、对称性分布,皮疹常带有光泽,环状损害或半月状结节。穿通型环状肉芽肿主要发生在手背和四肢,有时皮疹像传染性软疣样,中央出现脐凹和小溃疡,可挤出粘液样液体。皮下型环状肉芽肿,发生于儿童,常累及下肢或臀部。

治疗

大约50%的环状肉芽肿患者在2年内自发缓解,但也容易复发。目前治疗环状肉芽肿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冷冻、糖皮质激素、维生素E、光化学疗法、环孢素A、英夫利昔单抗等。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969.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