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日晒疮

进入三伏,天气异常炎热。夏季是光照强度最大的季节,强烈的阳光对皮肤的伤害很大,除了会让人晒黑,也是导致日晒疮的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是日晒疮呢?

日晒疮是一个中医病名,相当于现在西医的很多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敏性皮炎等等。顾名思义,日晒疮是因为人体的皮肤遭受到超耐受量的光照,产生了一系列的炎症性的皮肤病。此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表现:一般急性期多发于夏季,在夏季我们受到了长时间或者大量的光照之后,皮肤产生炎性改变。比较轻的时候表现为皮肤的瘙痒、灼热、红肿、疼痛,比较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糜烂、水泡、浸渍等。如果反复发作,每年持续性地出现,会有一些慢性化的改变,如皮肤变糙、变干燥、脱皮等。

还有一部分过敏体质的人群,皮肤接触光感性物质,或者内服光感性药物之后,暴露皮肤日晒后出现过敏性症状,如头、面部、手背等日晒之后出现红斑、瘙痒,严重者可以出现肿胀、脱屑、渗出,甚至增厚、结节等。特别是现在室内工作者居多,皮肤薄白嫩,对日光的耐受度下降,日晒后多会出现这些过敏性症状。

中医病因

本病系日光毒热侵伤肌肤所致。①禀赋不耐,血热内蕴,腠理不密,复因日光暴晒,热毒侵袭,郁于肌肤,而致局部焮红漫肿;②盛夏酷暑,反复曝晒,毒热夹暑湿之邪侵袭,与内湿相搏壅滞于肌肤,而出现红斑、水疱、大疱和糜烂等病变。

中医辨证

根据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其辨证要点为: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局部灼热痒痛兼见身热、头痛等热象较明显者,多为热毒侵袭证;除皮肤红肿外,见水疱、大疱、糜烂、渗液,兼见身热不扬、胸闷、纳呆等湿热蕴滞之象者,多属暑湿热毒证。

中医外治

治则治法日光性皮炎的外治以遮光、止痒、解毒为原则,再根据皮损特点及轻重程度具体应对。轻者先以凉水湿敷患处,皮损焮红肿胀者,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予自拟三黄止痒水湿敷患处,后可外涂紫草油;皮损见水疱或大疱,疱破渗出或糜烂者,宜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予二妙解毒汤湿敷患处;后期脱屑痛痒者,予紫草油外涂解毒护肤。

三黄止痒水

组成:生大黄30g,黄芩30g,黄柏30g,苦参30g,金银花20g,炉甘石60g,冰片1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痒。适应证:日光性皮炎毒热侵袭证之皮肤焮红肿胀,局部灼热痒痛者。

方解:此方为三黄洗剂合炉甘石洗剂加减而成。方中大黄、黄芩、黄柏均属苦寒之品,合用以取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效;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配伍大黄、黄柏、黄芩可加强清热除湿止痒的作用;金银花甘寒疏散,清中兼透,除清热解毒外,还可疏表以散火热之邪;炉甘石收湿止痒,可起到收敛、保护的作用;再加少量冰片,敷用者其凉如冰,《本草汇言》称其“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诸药合用,不仅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还可收敛止痒、消炎护肤。

调剂要领:取三黄止痒水配方颗粒1剂,放入1000ml量杯中,加入500ml左右40℃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搅拌,使颗粒充分溶解,混匀配成药水。根据皮损面积取相应大小无菌纱布,浸泡于三黄止痒水中。

使用要点:取浸泡于三黄止痒水中的无菌纱布6~8层,稍稍拧一下,以纱布欲滴水未滴水状态为佳,然后展开纱布轻轻湿敷于皮损处,若纱布干燥,及时更换之,每次湿敷20分钟,每日2次。

紫草油

组成:紫草50g,甘草5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

功效:凉血解毒,抗炎消肿。适应证:日光性皮炎毒热侵袭证之皮肤焮红肿胀,局部灼热痒痛者。

方解:紫草甘寒,有凉血解毒、医疮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促使毒素较快排泄及抗菌作用。

调剂要领:取紫草油配方颗粒1剂,兑入香油20ml混合均匀即可。

使用要点:用无菌纱条浸透紫草油敷盖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或使用无菌棉签蘸涂患处,每日2~3次。

二妙解毒汤

组成:苍术30g,黄柏30g,马齿苋30g,生地榆30g。上述药物为1剂用量。

功效:燥湿解毒,凉血清热。适应证:日光性皮炎暑湿热毒证之皮损弥漫红肿,见水疱或大疱,破后流滋,糜烂结痂,瘙痒较著者。

方解:本方为二妙散加马齿苋、地榆而成。方中黄柏为君,取其苦为燥湿,寒以清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二药相伍,清热燥湿,标本兼顾。马齿苋酸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外用可疗诸肿毒、疔疮、痈疮;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可“解诸热毒痈”。全方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可使渗液减少,糜烂平复,红肿消退。

调剂要领:取二妙解毒汤配方颗粒1剂,放入1000ml药杯中,加入500ml 40℃左右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搅拌,使颗粒充分溶解,制成药液。根据皮损面积取相应大小无菌纱布,浸泡于二妙解毒汤中。

使用要点:取浸泡于二妙解毒汤中的无菌纱布6~8层,拧至纱布欲滴水而未滴水的状态为宜,初期热象较著时可将湿纱布冰镇,然后敷于患处,后期身热已退,肿胀不显,或因热灼血络而生瘀点瘀斑,皮肤青紫者,可改为温湿敷。若纱布干燥,及时更换之,每次湿敷20分钟,每日2~3次;每次湿敷完毕,可用纱布轻轻蘸干残留的药液。

本站 [ 羽儂医话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均为本人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3.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975.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