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皮炎的鉴别诊断(上)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也称为尿布疹(nappy rash),它是一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发生于直接接触尿布区域的皮肤,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据估计发病率在7%-35%。其典型特征为累及凸起表面,而皮肤褶皱处不受累。皮损可能多变,从无症状的红斑到痛性脱屑丘疹和浅表糜烂不等。
重度慢性刺激性尿布皮炎的罕见表现包括:Jacquet糜烂性尿布皮炎、婴儿臀部肉芽肿,以及假疣性丘疹和结节。其主要原因是尿、粪便的刺激性反应,此外,尿布的压力和摩擦会增加皮肤发炎的风险。然而,很多其他皮肤病也可发生于尿布区,从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感染(念珠菌感染)、代谢性疾病(如肠病性肢端皮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化萎缩性苔藓),到肿瘤(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都有可能。
尿布皮炎鉴别诊断
尿布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尿布区皮炎的一个常见病因,尿布上的染料和芳香剂可能是致敏原。婴儿湿巾和外用乳膏中的防腐剂、芳香剂和添加剂也可能是致敏原。尿布使用相关的湿热可能会促进变应原的释放和皮肤吸收。过敏性接触性尿布皮炎涉及整个区域,包括褶皱。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婴儿期很常见。其临床特征包括: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和伴油脂性黄色鳞屑的斑块(在皮肤褶皱处最明显)。而在尿布区,主要累及腹股沟皱褶。脂溢性皮炎很少会局限于尿布区。大多数婴儿也同时累及到头皮、面部、颈部和其他的皮肤褶皱。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通常不发生在尿布区,因为尿布包裹使局部环境潮湿,这可使皮肤保持湿润,从而阻止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当特应性皮炎累及尿布区域时,可观察到长期搔抓的体征。特应性皮炎通常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患者通常有瘙痒史和特应症家族史。
反向银屑病
银屑病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最初也可能出现在尿布区,通常表现为皱褶区域边界清楚的红斑状鳞屑性丘疹和斑块,由于在尿布下方存在浸渍和潮湿,所以尿布区受银屑病累及的区域可没有明显的鳞屑。其他部位可有银屑病皮损,包括头皮、脐部、外耳道、耳周区域和肛周皱襞。
原创不易,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yunong.me/979.html


共有 0 条评论